江西宜春:立足智慧全域旅游,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發布日期:2019-06-05 點擊數:231
近年來,宜春聚力打造“升級版”全域旅游,僅僅是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是不夠的,還需要智慧全域旅游,現在AI發展如火如荼,旅游業也來蹭一蹭這個熱度,哈哈,現在宜春依托禪宗文化、月亮文化、農耕文化等特色資源,宜春大做“旅游+”融合文章,如今已經從單純的游山玩水,到康療養生,再到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工旅結合的全域旅游,宜春的旅游業態不斷升級,特色愈發彰顯。給你展示一下宜春去年的旅游接待人數,你就知道了,全市旅游接待人數9004萬人次、增長25%,旅游綜合收入805億元、增長31%。
宜春是如何立足全域旅游的?
江西宜春深度挖掘當地特有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溫泉養生游、文化創意游、生態觀光游、贛西地區休閑旅游度假商貿中心以及昌銅高速全域旅游示范帶。全市計劃利用5年時間,新改建旅游公路60條,將全市“山、泉、禪、農”四大旅游資源、47個旅游景點串點連線成片,至今已開工建設旅游公路10條,總里程277公里。全市景區“版圖”快速擴張。目前,全市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0個。今年啟動了1個5A級景區、17個4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力爭消滅4A級景區空白縣。下面看小編給你舉幾個例子就知道宜春是如何立足于全域旅游的。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溫湯鎮古井泉街,一場場非遺文化盛宴成為街區文化旅游的一道亮麗風景;在豐富“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基礎上,該市還進一步拓展“商、養、學、閑、情、奇”全域旅游新六要素,讓廣大游客游在宜春飽眼福,吃在宜春好口福,住在宜春享體福;在萬載古城,打造注入花炮文化元素的主題民宿、體驗性的花炮學堂和呈列文創產品的生活創意館,使游客感受到花炮文化的厚重歷史;在銅鼓秋收起義紅色文化沉浸式體驗中心,通過VR等現代技術手段,為廣大游客情景再現秋收起義真實故事及歷史場景,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
全域旅游做的很好,那么智慧旅游有體現在哪里?
旅游景點是讓游客放松心情的地方,如果哪個景區能讓游客感到非常舒適,那么這個景點規劃就是成功的。怎么做到這一點呢?智慧旅游可以幫助您。智慧旅游都體現在哪里?同樣讓小編給你舉幾個例子。
旅游景點和各大互聯網公司合作,使用現在流行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AI、物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讓宜春多處旅游景點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信息化,游客可以掌握旅游景區各個功能區的實時信息,景區門票、酒店、餐飲預定、旅游線路推薦只需要手機上的確定鍵一鍵搞定;智慧停車系統讓你不再為找車位而鬧心;你大可以利用這個系統軟件戴著耳機景區全景就能展現在你的眼前。你沒有體驗過這種智慧旅游,真不知道有多方便,多高大上。
立足智慧全域旅游,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智慧全域旅游有了,再來點當地文化的結合就更完美了,何況宜春文化資源又那么豐富,比如溫泉文化、月亮文化、狀元文化、紅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使靜態的文化活起來,把久遠的記憶找回來,宜春走出了一條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道路。看看宜春都有哪些文化?故事傳說:嫦娥就是在這里離開愛人的懷抱奔向了月亮;這里是禪的圣地。據說,這里在八百年前就開始使用溫泉;化成禪寺遠在1200年前修建而成,后因戰火等原因慘遭破壞,在一次又一次的浩劫之中存活了下來,現如今香火依舊十分鼎盛等。宜春需要進一步加強文旅合作交流,深入挖掘和整理宜春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潛能,不斷放大宜春不可復制的文化旅游資源效應,助推當地經濟騰飛。
在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的時候,重在實現文旅深度融合,需要通過現代手段,將更多文化遺產、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深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產品。麻煩先把旅游的經濟效益放在一邊,旅游規劃應更加關注改善民生福祉、促進文化發展、提升國家形象等方面。只有旅游業發展好了,才會給當地帶來經濟反哺,實現可持續發展。上一篇:阿克蘇鄉村旅游也能規劃出特色?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江西宜春深度挖掘當地特有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溫泉養生游、文化創意游、生態觀光游、贛西地區休閑旅游度假商貿中心以及昌銅高速全域旅游示范帶。全市計劃利用5年時間,新改建旅游公路60條,將全市“山、泉、禪、農”四大旅游資源、47個旅游景點串點連線成片,至今已開工建設旅游公路10條,總里程277公里。全市景區“版圖”快速擴張。目前,全市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0個。今年啟動了1個5A級景區、17個4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力爭消滅4A級景區空白縣。下面看小編給你舉幾個例子就知道宜春是如何立足于全域旅游的。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溫湯鎮古井泉街,一場場非遺文化盛宴成為街區文化旅游的一道亮麗風景;在豐富“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基礎上,該市還進一步拓展“商、養、學、閑、情、奇”全域旅游新六要素,讓廣大游客游在宜春飽眼福,吃在宜春好口福,住在宜春享體福;在萬載古城,打造注入花炮文化元素的主題民宿、體驗性的花炮學堂和呈列文創產品的生活創意館,使游客感受到花炮文化的厚重歷史;在銅鼓秋收起義紅色文化沉浸式體驗中心,通過VR等現代技術手段,為廣大游客情景再現秋收起義真實故事及歷史場景,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
全域旅游做的很好,那么智慧旅游有體現在哪里?
旅游景點是讓游客放松心情的地方,如果哪個景區能讓游客感到非常舒適,那么這個景點規劃就是成功的。怎么做到這一點呢?智慧旅游可以幫助您。智慧旅游都體現在哪里?同樣讓小編給你舉幾個例子。
旅游景點和各大互聯網公司合作,使用現在流行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AI、物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讓宜春多處旅游景點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信息化,游客可以掌握旅游景區各個功能區的實時信息,景區門票、酒店、餐飲預定、旅游線路推薦只需要手機上的確定鍵一鍵搞定;智慧停車系統讓你不再為找車位而鬧心;你大可以利用這個系統軟件戴著耳機景區全景就能展現在你的眼前。你沒有體驗過這種智慧旅游,真不知道有多方便,多高大上。

智慧全域旅游有了,再來點當地文化的結合就更完美了,何況宜春文化資源又那么豐富,比如溫泉文化、月亮文化、狀元文化、紅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使靜態的文化活起來,把久遠的記憶找回來,宜春走出了一條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道路。看看宜春都有哪些文化?故事傳說:嫦娥就是在這里離開愛人的懷抱奔向了月亮;這里是禪的圣地。據說,這里在八百年前就開始使用溫泉;化成禪寺遠在1200年前修建而成,后因戰火等原因慘遭破壞,在一次又一次的浩劫之中存活了下來,現如今香火依舊十分鼎盛等。宜春需要進一步加強文旅合作交流,深入挖掘和整理宜春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潛能,不斷放大宜春不可復制的文化旅游資源效應,助推當地經濟騰飛。
在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的時候,重在實現文旅深度融合,需要通過現代手段,將更多文化遺產、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深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產品。麻煩先把旅游的經濟效益放在一邊,旅游規劃應更加關注改善民生福祉、促進文化發展、提升國家形象等方面。只有旅游業發展好了,才會給當地帶來經濟反哺,實現可持續發展。上一篇:阿克蘇鄉村旅游也能規劃出特色?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