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還得這么搞
發布日期:2019-06-18 點擊數:135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化,文化底蘊豐富,源遠流長。多年來有很多國外游客慕名而來去感受國外前所未有的文化歷史,有這樣的歷史文化,還不趕緊搞搞文化旅游,也不知道在等什么?今天就來說一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應該怎么搞?還是通過一個例子加以說明。這個例子是新疆阿克蘇。
新疆阿克蘇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密布著262處名勝古跡和文物景點,富含新疆各類型旅游資源,兩處世界頂級旅游資源。2013年6月,新疆天山•托木爾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2014年6月,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峰燧、蘇巴什佛寺遺址成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世界文化遺產地。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6處、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8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前幾天小編寫過一篇文章名為《阿克蘇鄉村旅游也能規劃出特色?》其實這也是鄉村文化為基礎搞的鄉村旅游景點。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積極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多元一體文化區建設機遇,以文化搭臺、讓旅游唱戲,大力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高速增長。到底文化旅游融合如何搞?請往下看:
制定全域旅游發展規劃
當地每月召開文化旅游產業工作會議,就地區文化旅游功能區布局、年度文化旅游發展目標任務分解、文化旅游統一營銷、節慶活動、重大項目、旅游包機、專列等工作進行專項安排部署,做好重點區域,重點線路和重點產品規劃,大力實施“旅游+”、“+旅游”戰略,重點培育挖掘中華文化、紅色文化、龜茲文化、刀郎文化、民俗文化、西游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節慶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加快推進貧困村旅游項目建設、重點打造旅游扶貧示范點,有力、有效地推動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上日程
雖說是文化旅游融合的景點,但也不能只看中文化啊,旅游景點基礎的一些旅游設施還是要整頓的。提升旅游住宿品質,展度假型、會議型、保健型、文化型等特色主題飯店,培育以古村落、莊園、民族村寨等為載體的特色民宿,規范旅游住宿服務標準,配套完善旅游住宿服務設施,衛生環境要優質;完善道路交通,構建多種出行方式無縫銜接的立體交通網絡,提高通達性、便捷性,滿足游客舒適性交通需求;著力解決“上廁所難、停車難、加油難、旅游道路不暢通、通訊信號不暢通”影響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性問題。這些都是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以及服務,如果搞不好,那么游客用戶體驗就無法上升。
旅游產業外延,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在搞好文化旅游的同時,也需要拓展其他旅游產業,所以阿克蘇地區就開始策劃開發生態養生、通用航空、自駕觀光、戈壁探險、沙漠徒步等體驗性、娛樂性、互動性特種旅游產品;同時又可以依托阿克蘇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民俗文化等,開發具有阿克蘇地域特色文化“符號”的旅游商品;拓寬文化旅游商品銷售渠道,推進旅游商品進景區、賓館、機場、車站,實現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雙贏等等。
注重文化旅游品牌培育
品牌是一個景點的標志,買東西大家都會看重某某品牌的,旅游也是如此,如果能打響自己文化旅游的品牌,那將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阿克蘇地區重點打造阿克蘇南疆旅游集散中心品牌、天山托木爾世界自然遺產旅游品牌、龜茲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區品牌、刀郎文化傳承創新體驗示范區品牌,以及峽谷、胡楊和體育運動等特色旅游品牌;突出打造鄉村旅游品牌,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民族風情等特色旅游資源,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山水田園觀光、農業觀光、林業觀光、少數民族文化體驗等旅游項目。
據旅游規劃公司了解到一組數據,2019年1月-5月,阿克蘇地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71.76萬人次,同比增長57.8%;實現旅游總消費24.75億元,同比增長58.2%。文化旅游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見阿克蘇地區文化旅游還是做的相當出色的,那么為什么不看看人家阿克蘇是如何做的文化旅游融合呢?如果能借鑒,那么將會是受益匪淺的啊!上一篇:湘西文化旅游的這個發展勢頭有點猛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新疆阿克蘇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密布著262處名勝古跡和文物景點,富含新疆各類型旅游資源,兩處世界頂級旅游資源。2013年6月,新疆天山•托木爾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2014年6月,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峰燧、蘇巴什佛寺遺址成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世界文化遺產地。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6處、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8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前幾天小編寫過一篇文章名為《阿克蘇鄉村旅游也能規劃出特色?》其實這也是鄉村文化為基礎搞的鄉村旅游景點。

制定全域旅游發展規劃
當地每月召開文化旅游產業工作會議,就地區文化旅游功能區布局、年度文化旅游發展目標任務分解、文化旅游統一營銷、節慶活動、重大項目、旅游包機、專列等工作進行專項安排部署,做好重點區域,重點線路和重點產品規劃,大力實施“旅游+”、“+旅游”戰略,重點培育挖掘中華文化、紅色文化、龜茲文化、刀郎文化、民俗文化、西游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節慶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加快推進貧困村旅游項目建設、重點打造旅游扶貧示范點,有力、有效地推動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上日程
雖說是文化旅游融合的景點,但也不能只看中文化啊,旅游景點基礎的一些旅游設施還是要整頓的。提升旅游住宿品質,展度假型、會議型、保健型、文化型等特色主題飯店,培育以古村落、莊園、民族村寨等為載體的特色民宿,規范旅游住宿服務標準,配套完善旅游住宿服務設施,衛生環境要優質;完善道路交通,構建多種出行方式無縫銜接的立體交通網絡,提高通達性、便捷性,滿足游客舒適性交通需求;著力解決“上廁所難、停車難、加油難、旅游道路不暢通、通訊信號不暢通”影響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性問題。這些都是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以及服務,如果搞不好,那么游客用戶體驗就無法上升。
旅游產業外延,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在搞好文化旅游的同時,也需要拓展其他旅游產業,所以阿克蘇地區就開始策劃開發生態養生、通用航空、自駕觀光、戈壁探險、沙漠徒步等體驗性、娛樂性、互動性特種旅游產品;同時又可以依托阿克蘇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民俗文化等,開發具有阿克蘇地域特色文化“符號”的旅游商品;拓寬文化旅游商品銷售渠道,推進旅游商品進景區、賓館、機場、車站,實現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雙贏等等。

品牌是一個景點的標志,買東西大家都會看重某某品牌的,旅游也是如此,如果能打響自己文化旅游的品牌,那將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阿克蘇地區重點打造阿克蘇南疆旅游集散中心品牌、天山托木爾世界自然遺產旅游品牌、龜茲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區品牌、刀郎文化傳承創新體驗示范區品牌,以及峽谷、胡楊和體育運動等特色旅游品牌;突出打造鄉村旅游品牌,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民族風情等特色旅游資源,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山水田園觀光、農業觀光、林業觀光、少數民族文化體驗等旅游項目。
據旅游規劃公司了解到一組數據,2019年1月-5月,阿克蘇地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71.76萬人次,同比增長57.8%;實現旅游總消費24.75億元,同比增長58.2%。文化旅游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見阿克蘇地區文化旅游還是做的相當出色的,那么為什么不看看人家阿克蘇是如何做的文化旅游融合呢?如果能借鑒,那么將會是受益匪淺的啊!上一篇:湘西文化旅游的這個發展勢頭有點猛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