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的經歷告訴你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性
發布日期:2019-07-01 點擊數:246
今天咱們還是以一個村子為例子來說說,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性,別小看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發展好了,真的是可以盤活這個村子甚至整個城市的經濟,可以將“國家重點扶貧村”升級為“小康村”,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美好的結果。那么這個例子是哪個村呢?菏澤成武縣黨集鎮西劉海村。
當你到這個村子游覽的時候,隨便找個村民問問,他們會說“我們村現在的生活比城里人過得還好,吃得好、住得好,空氣、環境各方面都好,很多城里人都跑到我們村來游玩”“以前村里人都想著往外跑,現在正好反了過來,在外打拼的人都想回到家鄉發展”那么這個村子鄉村旅游到底怎么發展起來的?
村子歷史文化為主體發展鄉村旅游
村莊主街道的一處院子是今年年初成立的鄉村記憶館,打開院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青磚鋪設的地面。走近老屋,屋頂上依然保持著蘆葦編制的蘆席,展示和保護了古老的建筑藝術。斗、升、四方筐、《毛澤東選集》、收音機……展品集中展示了黨集鎮西劉海村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紡織文化、民風民俗。
利用當地特色產業建立海棠基地
3000畝海棠基地的建立,每年的四五月份集中開花的海棠樹會結很多海棠果。西劉海村已經將全村4000畝土地全部流轉,打造海棠育苗觀賞基地。以千畝海棠林為核心,西劉海村打造鄉村旅游綜合體項目,開發觀光石亭、竹林小憩、薩克雷特多肉植物園、鄉村記憶館、休閑垂釣、賞花園、有機果蔬采摘園等多處景點。2017年舉辦了首屆海棠旅游節,每天前來參觀的游客約1000人。旅游節期間,村民能收入5000多元,村集體收入近10萬元。
原來出村子找工作的人都返回鄉村發展
村子上的劉基存,今年42歲,他說早在2017年之前在外打工多年,聽說村里發展旅游業,2017年就回到村里承包了河堤上的土地種植果蔬,發展采摘項目。劉基存的采摘園里種著棗樹、桃樹、西瓜、黃瓜等幾十種果蔬。現在村里發展鄉村旅游,很多游客前來采摘。以前人們只求吃得飽,現在大家的需求已經轉為吃得健康。人們生活質量是不斷提高。村里的多肉園、采摘園等不僅有助于發展鄉村旅游,還能吸納一部分勞動力。
如今的西劉海村是如何從默默無名的貧困山區小農村變成現在的網紅村的?還不是鄉村旅游的功勞。西劉海村能從貧困村到現在的富有村的發展經歷,你仔細了解之后,定然會有借鑒的地方。不僅僅要有自己特色農業產業,還需要有古建筑,歷史人文故事等等,這些是決定一個鄉村旅游發展好壞的因素。上一篇:講真!這樣的古鎮旅游規劃要注重原生態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當你到這個村子游覽的時候,隨便找個村民問問,他們會說“我們村現在的生活比城里人過得還好,吃得好、住得好,空氣、環境各方面都好,很多城里人都跑到我們村來游玩”“以前村里人都想著往外跑,現在正好反了過來,在外打拼的人都想回到家鄉發展”那么這個村子鄉村旅游到底怎么發展起來的?

村莊主街道的一處院子是今年年初成立的鄉村記憶館,打開院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青磚鋪設的地面。走近老屋,屋頂上依然保持著蘆葦編制的蘆席,展示和保護了古老的建筑藝術。斗、升、四方筐、《毛澤東選集》、收音機……展品集中展示了黨集鎮西劉海村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紡織文化、民風民俗。
利用當地特色產業建立海棠基地
3000畝海棠基地的建立,每年的四五月份集中開花的海棠樹會結很多海棠果。西劉海村已經將全村4000畝土地全部流轉,打造海棠育苗觀賞基地。以千畝海棠林為核心,西劉海村打造鄉村旅游綜合體項目,開發觀光石亭、竹林小憩、薩克雷特多肉植物園、鄉村記憶館、休閑垂釣、賞花園、有機果蔬采摘園等多處景點。2017年舉辦了首屆海棠旅游節,每天前來參觀的游客約1000人。旅游節期間,村民能收入5000多元,村集體收入近10萬元。

村子上的劉基存,今年42歲,他說早在2017年之前在外打工多年,聽說村里發展旅游業,2017年就回到村里承包了河堤上的土地種植果蔬,發展采摘項目。劉基存的采摘園里種著棗樹、桃樹、西瓜、黃瓜等幾十種果蔬。現在村里發展鄉村旅游,很多游客前來采摘。以前人們只求吃得飽,現在大家的需求已經轉為吃得健康。人們生活質量是不斷提高。村里的多肉園、采摘園等不僅有助于發展鄉村旅游,還能吸納一部分勞動力。
如今的西劉海村是如何從默默無名的貧困山區小農村變成現在的網紅村的?還不是鄉村旅游的功勞。西劉海村能從貧困村到現在的富有村的發展經歷,你仔細了解之后,定然會有借鑒的地方。不僅僅要有自己特色農業產業,還需要有古建筑,歷史人文故事等等,這些是決定一個鄉村旅游發展好壞的因素。上一篇:講真!這樣的古鎮旅游規劃要注重原生態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