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遺址開園,一起體驗良渚古城文化
發布日期:2019-07-09 點擊數:213
近期好消息不斷啊,小編也為生在中國而驕傲。作為旅游規劃公司,也是時刻關注著旅游行業的實時大新聞,在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剛剛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緊接著在第二天也就是7月6日,位于杭州市郊,坐落在長江流域的良渚古城作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自此“世界遺產中國第一”“良渚古城遺址開園”等紛紛上到各大媒體熱搜,小編這不也來蹭蹭熱度,來一起體驗良渚古城5300多年的中國歷史文化。
良渚古城遺址開園第三天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網上預約系統已于7月7日上午9時上線,每天預約人數不超過3000人。游客進入園區需通過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進行預約。具體開放時間為9:00至17:00,入園時間為每天9:00至16:00。整個七月免費體驗過后,8月1日起將會收取標準門票,80元/人,擁有余杭區戶籍的游客收費標準為20元/人,6周歲及以下,有成年人監護的兒童以及身高1.2m及以下,有成年人監護的兒童,可以免費參觀旅游。另外還有講解服務價格為100元/每10人/次。
良渚古城遺址景點介紹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規劃總面積14.33平方公里,主要設置了城門與城墻、考古體驗區、河道與作坊、雉山觀景臺、莫角山宮殿、反山王陵、西城墻遺址、鳳山研學基地、大觀山休憩區和鹿苑等十大片區;規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復雜的外圍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為主的一系列相關遺址,揭示了作為新石器時期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大面積保留了原有的濕地生態系統。公園內林木繁茂、水系縱橫,園內套種了大量的水稻,吸引了許多珍貴鳥類前來棲息,充分反映良渚文化稻作文明的特點,展示了良渚古城時期的水鄉澤國風貌。
良渚古城遺址具備考古發掘研究、公眾考古展示、互動考古體驗等景區特色,這也是有別于其他古城遺址的一個特點。水利工程大家應該都知道,其作用是為了防止洪水侵蝕,可以做到有張有弛,既能防洪又能灌溉,而在當時能實現這種一箭雙雕功能的水利工程是相當有難度的,但古人感覺比現代人還聰明,那個時候就能有這樣的水利系統設計,良渚古城將這個水利系統保存的很完整,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良渚古城的魅力不在于它的外觀有多漂亮多雅致,重要的是良渚古城的文化魅力,想想這個地方可是5300年前古人生活的地方,通過良渚古城,可以想象到當時古人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建立起這么復雜的一個項目。所以大家可以去參觀學習體驗一下我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上一篇:“跳島游”海島休閑旅游規劃新模式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網上預約系統已于7月7日上午9時上線,每天預約人數不超過3000人。游客進入園區需通過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進行預約。具體開放時間為9:00至17:00,入園時間為每天9:00至16:00。整個七月免費體驗過后,8月1日起將會收取標準門票,80元/人,擁有余杭區戶籍的游客收費標準為20元/人,6周歲及以下,有成年人監護的兒童以及身高1.2m及以下,有成年人監護的兒童,可以免費參觀旅游。另外還有講解服務價格為100元/每10人/次。
良渚古城遺址景點介紹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規劃總面積14.33平方公里,主要設置了城門與城墻、考古體驗區、河道與作坊、雉山觀景臺、莫角山宮殿、反山王陵、西城墻遺址、鳳山研學基地、大觀山休憩區和鹿苑等十大片區;規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復雜的外圍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為主的一系列相關遺址,揭示了作為新石器時期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大面積保留了原有的濕地生態系統。公園內林木繁茂、水系縱橫,園內套種了大量的水稻,吸引了許多珍貴鳥類前來棲息,充分反映良渚文化稻作文明的特點,展示了良渚古城時期的水鄉澤國風貌。

良渚古城的魅力不在于它的外觀有多漂亮多雅致,重要的是良渚古城的文化魅力,想想這個地方可是5300年前古人生活的地方,通過良渚古城,可以想象到當時古人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建立起這么復雜的一個項目。所以大家可以去參觀學習體驗一下我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上一篇:“跳島游”海島休閑旅游規劃新模式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