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關古鎮旅游規劃是這么做的
發布日期:2019-09-06 點擊數:373
這幾天小編都在寫四川古鎮,今天也不例外,夾關鎮,一個坐落在四川邛崍市西南部山區的古鎮,自古以來便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重要的驛站。因緊靠天臺山景區,夾關鎮的旅游業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當地旅游景點的熱門。之后又做旅游+鄉村,旅游+互聯網等新的旅游模式讓夾關鎮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游客流量,而且是有直觀效果體現的,當地經濟飛速發展,村民也拜托了以前貧困潦倒的局面,生產生活質量提升了不少。
碧波蕩漾,華燈初上,河岸兩旁的小樓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亮麗,完全可以用美如畫來形容。而在部分街道,卻很少能看見電線電纜的鋪設。在促進傳統設施提檔升級過程中,夾關鎮開展了場鎮基礎設施改造,對部分街道電纜進行下地鋪設,開啟地下送電模式。全鎮的4G基站總數達到35個,完成平樂—天臺山5A景區(夾關段)4G基站網絡規劃。同時,在拓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化上,夾關鎮在夾關南、北岸街分別建設農村淘寶網點,方便群眾網上購買、銷售農副產品。
現如今,這里已經實現傳統茶葉經營模式與線上平臺無縫隙對接。鎮內的家庭農場飼養的生態土雞也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方式,實現銷售火爆,供不應求的現象。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通過互聯網的強勢宣傳,在成都市第八屆采茶節和2018年邛崍民俗文化節期間,夾關鎮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年均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推動旅游農居做大做強。利用“互聯網+產品+服務”,鎮內的幾家酒店與旅行社建立網絡合作關系,推動鎮域內酒店、農產品銷售同比增長10%,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這里歷史悠久,早在東周的春秋時代,夾門關古鎮(當時還沒叫夾關鎮)就從觀崖的隘口處徒至當今的座落之地,那個時候的人們還用的是刀耕火種,過的是品粗茶吃淡飯的生活。如今的夾關鎮憑借其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農耕文化底蘊的深厚做起了鄉村旅游,其中有兩河口休閑莊、茶葉精品觀光園等。走“商家+農戶”模式,讓游客去親身體驗茶的制作,如觀茶、采茶、制茶一系列操作,最終能品到自己制作的茶,一來能將茶文化傳遞給大家,二來增加了和游客的互動,讓游客愛上這里。
除此之外,夾關鎮,還有很多民俗活動,其中有“搶鴻鴨”比賽、山歌PK賽、臨江腰鼓隊、雕虎獅燈隊等等,這里如今就是以當地特色文化包括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為契機,繼續深挖傳統文化資源,積極促進當地旅游和文化相融合,再加上旅游+互聯網,旅游+鄉村特色,讓夾關鎮成為當地人盡皆知的旅游景點。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休閑農業毫無先天條件,規劃設計該怎么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現如今,這里已經實現傳統茶葉經營模式與線上平臺無縫隙對接。鎮內的家庭農場飼養的生態土雞也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方式,實現銷售火爆,供不應求的現象。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通過互聯網的強勢宣傳,在成都市第八屆采茶節和2018年邛崍民俗文化節期間,夾關鎮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年均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推動旅游農居做大做強。利用“互聯網+產品+服務”,鎮內的幾家酒店與旅行社建立網絡合作關系,推動鎮域內酒店、農產品銷售同比增長10%,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除此之外,夾關鎮,還有很多民俗活動,其中有“搶鴻鴨”比賽、山歌PK賽、臨江腰鼓隊、雕虎獅燈隊等等,這里如今就是以當地特色文化包括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為契機,繼續深挖傳統文化資源,積極促進當地旅游和文化相融合,再加上旅游+互聯網,旅游+鄉村特色,讓夾關鎮成為當地人盡皆知的旅游景點。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休閑農業毫無先天條件,規劃設計該怎么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