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古鎮好玩嗎?有什么特色?
發布日期:2019-10-18 點擊數:222
嵩口古鎮好玩嗎?有什么特色?嵩口古鎮,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當地唯一獲得此殊榮的古鎮,說明其在當地的重要性,而且嵩口古鎮這個地理位置也是非常優越的,不然怎么能成為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呢?嵩口古鎮位于福州永泰縣西南部,東臨閩清縣,北接尤溪縣,西臨德化縣,南邊則是仙游縣,自古就是商貿重鎮,是當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嵩口古鎮的景點有:清朝乾隆年間建的用坦厝cuo(不知道是什么可以百度一下哦),依山勢而建,一座座呈品字形的木樓彼此相連的寧遠莊,擁有“水月亭”、“寒光閣”、“雪洞”、“紫竹假山”等遺址的張元干故居,位于嵩口鎮區的直街的古渡口遺址,總投資約230萬元的民俗博物館等。
走近嵩口古鎮,你會發現道路兩旁是土黃色墻壁的商業小二樓,像極了中國大多數鄉鎮農村,隨處可見的是新興商業文化和老舊店鋪文化的沖撞,商業條幅林立與叫賣廣告不絕于耳的交融,一時間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你在走走會看到古鎮內的特色。
咱們來說幾個特色:
嵩口民俗博物館是全省首家鄉鎮級博物館,這里原來是醫藥公司,后經精心設計,修舊如舊建成博物館、這里面收集的都是嵩口鎮六七十年代的生產生活的工具,一樓是游客服務中心,二樓是生產館,三樓是生活館,這些生產生活的工具雖然算不上歷史悠久,但是在如今乃至以后的生活中,他們會逐漸消失,目的是把這些傳統的生產生活文化保留下來,傳承發揚傳統工藝、文化,這些展示品體現了中國的耕讀文化。
古渡口是嵩口古鎮的地標,在鎮區的直街,門樓和廊柱保存完好,石階邊還可以泊船。渡口旁的四塊石碑尤為珍貴,記錄了不同時期的不同事件,有的是明確渡船收費標準的,有的是規定渡船安全要求的;有的是處理爭水糾紛立憲的,一塊塊石碑見證了一代代人從這里渡過大樟溪,這四塊石碑分別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林帶溪植榕碑”,清宣統元年的“重整義渡碑”,清代“奉憲永禁溺女碑”和清代“奉撫憲碑”。其中“重整義渡碑”上刻著渡口渡船的收費標準和渡船的安全要求,是一塊公示渡口規章制度的古碑。
寧遠莊是嵩口古鎮的一座寨堡,建在月洲村一處小山包上,始建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歷史五年建成,寨墻數百米長,高六米,全部用厚度達一米的青石砌成。寨墻上共有四座大門,東正門裝有兩重厚重的木門,門口留有古石馬槽,莊內建筑依山勢而建,一座座木樓呈品字形排列,又彼此相連。
張元干故居名為半月居,占地面積四百多平方米,以前是土屋,這里是張元干的出生地。現存建筑是張元干的子孫在明朝末年,公元1643年重建,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民間建筑,飛檐翹角,保存完好的弧形墻是故居的一大特色。旁邊還有水月亭、寒光閣、雪洞、紫竹假山等遺址。
除此之外還有當地特色民俗文化:嵩口古鎮的月洲村每年農歷正月有鬧元宵游神的習俗,游神隊伍繞村一周巡行,經過家家戶戶,經過之處,燃放鞭炮,燒香祭拜,保佑合境的平安,祈求來年風凋雨順,幸福安康;五顯廟會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顯大帝,信徒們又會挑了“五牲”(雞、鴨、魚、豬、牛)、香燭紙炮,趕到廟里去祭。再后來又演繹為五福臨門中的五福:一福“長壽”,二福“富貴”,三福“康寧”,四福“好德”,五福“善終”等等。
嵩口古鎮有古建筑遺址,同樣有這種歷史傳承下來的特色民俗,現在很多古鎮商業化嚴重,嵩口古鎮是僅有的幾個沒有太多商業化氣息的古鎮,可以去游覽一番哦!如果你有古鎮旅游規劃項目,可以直接找我們專業規劃師一對一溝通!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中國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十大模式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走近嵩口古鎮,你會發現道路兩旁是土黃色墻壁的商業小二樓,像極了中國大多數鄉鎮農村,隨處可見的是新興商業文化和老舊店鋪文化的沖撞,商業條幅林立與叫賣廣告不絕于耳的交融,一時間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你在走走會看到古鎮內的特色。

嵩口民俗博物館是全省首家鄉鎮級博物館,這里原來是醫藥公司,后經精心設計,修舊如舊建成博物館、這里面收集的都是嵩口鎮六七十年代的生產生活的工具,一樓是游客服務中心,二樓是生產館,三樓是生活館,這些生產生活的工具雖然算不上歷史悠久,但是在如今乃至以后的生活中,他們會逐漸消失,目的是把這些傳統的生產生活文化保留下來,傳承發揚傳統工藝、文化,這些展示品體現了中國的耕讀文化。
古渡口是嵩口古鎮的地標,在鎮區的直街,門樓和廊柱保存完好,石階邊還可以泊船。渡口旁的四塊石碑尤為珍貴,記錄了不同時期的不同事件,有的是明確渡船收費標準的,有的是規定渡船安全要求的;有的是處理爭水糾紛立憲的,一塊塊石碑見證了一代代人從這里渡過大樟溪,這四塊石碑分別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林帶溪植榕碑”,清宣統元年的“重整義渡碑”,清代“奉憲永禁溺女碑”和清代“奉撫憲碑”。其中“重整義渡碑”上刻著渡口渡船的收費標準和渡船的安全要求,是一塊公示渡口規章制度的古碑。
寧遠莊是嵩口古鎮的一座寨堡,建在月洲村一處小山包上,始建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歷史五年建成,寨墻數百米長,高六米,全部用厚度達一米的青石砌成。寨墻上共有四座大門,東正門裝有兩重厚重的木門,門口留有古石馬槽,莊內建筑依山勢而建,一座座木樓呈品字形排列,又彼此相連。

除此之外還有當地特色民俗文化:嵩口古鎮的月洲村每年農歷正月有鬧元宵游神的習俗,游神隊伍繞村一周巡行,經過家家戶戶,經過之處,燃放鞭炮,燒香祭拜,保佑合境的平安,祈求來年風凋雨順,幸福安康;五顯廟會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顯大帝,信徒們又會挑了“五牲”(雞、鴨、魚、豬、牛)、香燭紙炮,趕到廟里去祭。再后來又演繹為五福臨門中的五福:一福“長壽”,二福“富貴”,三福“康寧”,四福“好德”,五福“善終”等等。
嵩口古鎮有古建筑遺址,同樣有這種歷史傳承下來的特色民俗,現在很多古鎮商業化嚴重,嵩口古鎮是僅有的幾個沒有太多商業化氣息的古鎮,可以去游覽一番哦!如果你有古鎮旅游規劃項目,可以直接找我們專業規劃師一對一溝通!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中國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十大模式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