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這4點,康養旅游規劃其實很簡單
發布日期:2019-11-19 點擊數:189
如今我國老齡化趨勢持續增長,加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養生就成為人們的追求和向往,自此康養旅游也隨之發展迅速。很多人只知道觀光旅游、文化旅游、農家樂、爬山等,對于康養旅游不甚了解,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帶你了解什么是康養旅游?康養旅游發展現狀與前景如何?康養旅游規劃需要把握的幾點要求是什么?
康養旅游是什么?
康養旅游指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養老養生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靈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旅游模式。開發類型有文化養生型(武當山太極湖)、長壽資源型(浙南健康小鎮)、溫泉小鎮型(灰湯溫泉小鎮)、生態養生型(平水養生小鎮)、養老綜合(綠城烏鎮雅園)型、醫學結合型(大泗鎮中藥養生小鎮)等。
康養旅游發展現狀與前景如何?
先來看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旅游市場總交易規模為41300億元,康養旅游的交易規模約為400億元,2016-2020年,我國康養旅游的市場規模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元左右。
而康養旅游也被納入到政策體系中,在2016年,康養被列入“十三五規劃”當中,《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是政府發布的首個康養旅游的規范性文件。
從目前我國人群的健康程度來看,70%以上屬于亞健康狀態人群,15%是疾病人群,17%是老年人群,中國健康產業未來發展前途一片光明,而康養旅游則是健康產業的一個主流。
康養旅游規劃需要把握好哪4點?
依托當地特色資源開發康養旅游
這是康養旅游規劃的一個重點,也是其一個弱點,但康養旅游規劃是可以將弱點轉化為優勢的,大家應該知道康養產業對資源依賴性是比較強得,那么在做康養旅游規劃的時候就要明確可依賴的特色資源是什么,然后再植入一些沒有依賴性的康養休閑產品,這樣就可以形成互補,同時開發康養旅游要從多角度出發,不要太過單一,多多增加游客互動和體驗項目。
明確市場定位和開發主題
1、了解市場需求,明確市場定位
老年人群:目前市場上主要還是以養老地產為主,但現在互聯網發展迅速,未來開發熱點將會轉移到互聯網+養老的模式。
兒童/中青年亞健康群體、婦孕嬰幼:當下兒童、中青年亞健康狀態比例增長迅速,但這一方面的康養產品基本是很少的。未來針對這部分人群,可考慮從飲食調理、健康運動、心理疏導等方面開發相關康養產品,以迎合這一市場,另外,應補給婦嬰醫療資源,鼓勵發展婦嬰康養產業。
疾病群體:全國各地醫養結合的模式已經逐漸開啟,但醫療產品和服務聚焦于保健、養生和休閑度假,諸如健康醫療、智能裝備等重醫療或純醫療的產品和技術匱乏,有待提升。
健康人群:該類人群的康養產品和旅游融合度較高,包括醫療旅游、休閑度假康養、健康檢查、醫療美容等。
2、針對不同人群需求打造適合的康養產品
康養旅游產品要根據旅游發展規律和旅游市場需求來開發,以科學,有序,系統的方式進行建設。康養旅游產品應分為高,中,低端旅游產品,這些產品按一定比例進行配置以滿足多元化旅游市場的需求,最終可以成為康養旅游目的地。
整合上下游產業,將傳統產業向康養產業靠攏,打造區域康養產業群
既然要做康養旅游規劃,當地的一些上下游產業也要朝康養產業方向去規劃發展,布局全面的康養產業體系,構建一系列“康養+”模式,推進康養旅游與其他現代休閑業和新型業態的全面融合,發展密切相關的休閑度假、康體療養、養生養老、旅游社區等健康產業經濟,推動康養產業不斷發展,打造康養產業的品牌,形成康養旅游多元化發展態勢,為健康與旅游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構建康養旅游共同體
康養旅游目的是讓游客全身心放松的在這里游玩、休閑、度假、養生的。不能僅僅憑借康養這種單一旅游發展模式來續命,而是要充分挖掘當地以及周邊一切具備康養價值的資源,加以利用,打造成為一個以康養為主,不斷進行產業完善、服務品質提升,并且開發新的業態產品的康養旅游共同體。
這篇文章說的就是康養旅游的發展前景以及康養旅游規劃的幾個重點把握,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
上一篇:規劃好特色小鎮后不賺錢?你是不知道這些贏利點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康養旅游是什么?
康養旅游指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養老養生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靈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旅游模式。開發類型有文化養生型(武當山太極湖)、長壽資源型(浙南健康小鎮)、溫泉小鎮型(灰湯溫泉小鎮)、生態養生型(平水養生小鎮)、養老綜合(綠城烏鎮雅園)型、醫學結合型(大泗鎮中藥養生小鎮)等。

先來看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旅游市場總交易規模為41300億元,康養旅游的交易規模約為400億元,2016-2020年,我國康養旅游的市場規模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元左右。
而康養旅游也被納入到政策體系中,在2016年,康養被列入“十三五規劃”當中,《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是政府發布的首個康養旅游的規范性文件。
從目前我國人群的健康程度來看,70%以上屬于亞健康狀態人群,15%是疾病人群,17%是老年人群,中國健康產業未來發展前途一片光明,而康養旅游則是健康產業的一個主流。
康養旅游規劃需要把握好哪4點?
依托當地特色資源開發康養旅游
這是康養旅游規劃的一個重點,也是其一個弱點,但康養旅游規劃是可以將弱點轉化為優勢的,大家應該知道康養產業對資源依賴性是比較強得,那么在做康養旅游規劃的時候就要明確可依賴的特色資源是什么,然后再植入一些沒有依賴性的康養休閑產品,這樣就可以形成互補,同時開發康養旅游要從多角度出發,不要太過單一,多多增加游客互動和體驗項目。
明確市場定位和開發主題
1、了解市場需求,明確市場定位
老年人群:目前市場上主要還是以養老地產為主,但現在互聯網發展迅速,未來開發熱點將會轉移到互聯網+養老的模式。
兒童/中青年亞健康群體、婦孕嬰幼:當下兒童、中青年亞健康狀態比例增長迅速,但這一方面的康養產品基本是很少的。未來針對這部分人群,可考慮從飲食調理、健康運動、心理疏導等方面開發相關康養產品,以迎合這一市場,另外,應補給婦嬰醫療資源,鼓勵發展婦嬰康養產業。
疾病群體:全國各地醫養結合的模式已經逐漸開啟,但醫療產品和服務聚焦于保健、養生和休閑度假,諸如健康醫療、智能裝備等重醫療或純醫療的產品和技術匱乏,有待提升。
健康人群:該類人群的康養產品和旅游融合度較高,包括醫療旅游、休閑度假康養、健康檢查、醫療美容等。

康養旅游產品要根據旅游發展規律和旅游市場需求來開發,以科學,有序,系統的方式進行建設。康養旅游產品應分為高,中,低端旅游產品,這些產品按一定比例進行配置以滿足多元化旅游市場的需求,最終可以成為康養旅游目的地。
整合上下游產業,將傳統產業向康養產業靠攏,打造區域康養產業群
既然要做康養旅游規劃,當地的一些上下游產業也要朝康養產業方向去規劃發展,布局全面的康養產業體系,構建一系列“康養+”模式,推進康養旅游與其他現代休閑業和新型業態的全面融合,發展密切相關的休閑度假、康體療養、養生養老、旅游社區等健康產業經濟,推動康養產業不斷發展,打造康養產業的品牌,形成康養旅游多元化發展態勢,為健康與旅游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構建康養旅游共同體
康養旅游目的是讓游客全身心放松的在這里游玩、休閑、度假、養生的。不能僅僅憑借康養這種單一旅游發展模式來續命,而是要充分挖掘當地以及周邊一切具備康養價值的資源,加以利用,打造成為一個以康養為主,不斷進行產業完善、服務品質提升,并且開發新的業態產品的康養旅游共同體。
這篇文章說的就是康養旅游的發展前景以及康養旅游規劃的幾個重點把握,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
上一篇:規劃好特色小鎮后不賺錢?你是不知道這些贏利點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