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目的?存在問題?具體規劃措施?
發布日期:2019-12-19 點擊數:308
現在國內普遍存在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農村的年輕人為了能讓家里有更好的生活,背井離鄉去大城市打工,時間長了,就想要在城市里定居,以至于如今很多比較偏僻的農村僅僅留下了老弱病殘,相依為命。而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能解決這些問題。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讓你了解下鄉村振興目的是什么?存在哪些問題?具體規劃措施有哪些?
一、鄉村振興的目的
鄉村振興目的就是通過讓農村農業變強,做好美麗鄉村規劃,讓農民能真正富裕起來,提升農民在農村的幸福感。讓農業成為農村有前途的產業,讓農民在農村能夠安居樂業。
二、鄉村振興目前存在的問題
2017年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出臺鄉村振興戰略意見,表明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制定了鄉村振興5年戰略規劃,如今已經是兩年過去了,實施效果并不是那么樂觀。主要的原因在于農村人才不足、美麗鄉村規劃沒有資金支持及農村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近幾年雖然國家大力支持發展農村,出臺了各種農村扶貧政策,但是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振興遇到的問題。那么該具體怎么去解決這些問題?出臺哪些規劃措施呢?
三、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規劃
1、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
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出臺一系列措施,發展現代農業,不斷完善農業保護制度。同時,通過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激發農村活力。
促進鄉村生態宜居,注重生態資源保護,積極推進農村清潔能源利用,實現農業綠色生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促進鄉村鄉風文明,提出傳承發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文明鄉村,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促進鄉村治理有效,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
促進鄉村生活富裕,提出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如在改善農村交通物流設施、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拓寬農村就業渠道,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2、解決鄉村振興“人、地、錢”難題
圍繞鄉村振興“人、地、錢”等問題解決,沒人、沒地、沒錢還搞什么鄉村振興?這里的人指的是鄉村人才,地指的是某些農民用來做休閑農業或農莊的用地問題,再就是錢,做美麗鄉村規劃等一些列鄉村振興項目都需要錢。所以政策部署了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加大金融支農力度等方面的具體任務。
3、解決“人”的問題,關鍵要推動兩類人在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
主要措施是:一農業轉移人口,讓有意愿、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二是鄉村人才培養,比如新型職業的農民和農村本土鄉村人才進行定期培訓,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
4、壯大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村產業旺,則農民收入旺,農民生活水平也會隨之提升。所以重點規劃設置了以下5個指標。
(1)未來一段時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在6億噸以上;
(2)要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到2020年達到60%,2022年達到61.5%。
(3)要求農業勞動生產率到2020年增至每人4.7萬元、2022年再增至5.5萬元。
(4)要求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到2020年提高到2.4,2022年提高到2.5。
(5)要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到2020年增至28億人次,2022年再增至32億人次。
5、搞好村莊分類,然后再做規劃推進
根據如今農村發展現狀,可以將村莊分為4種不同類型:集聚提升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和搬遷撤并類村莊,對于這些村莊規劃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臺灣七個火爆的休閑農場,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鑒的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鄉村振興的目的
鄉村振興目的就是通過讓農村農業變強,做好美麗鄉村規劃,讓農民能真正富裕起來,提升農民在農村的幸福感。讓農業成為農村有前途的產業,讓農民在農村能夠安居樂業。

2017年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出臺鄉村振興戰略意見,表明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制定了鄉村振興5年戰略規劃,如今已經是兩年過去了,實施效果并不是那么樂觀。主要的原因在于農村人才不足、美麗鄉村規劃沒有資金支持及農村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近幾年雖然國家大力支持發展農村,出臺了各種農村扶貧政策,但是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振興遇到的問題。那么該具體怎么去解決這些問題?出臺哪些規劃措施呢?
三、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規劃
1、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
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出臺一系列措施,發展現代農業,不斷完善農業保護制度。同時,通過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激發農村活力。
促進鄉村生態宜居,注重生態資源保護,積極推進農村清潔能源利用,實現農業綠色生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促進鄉村鄉風文明,提出傳承發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文明鄉村,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促進鄉村治理有效,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
促進鄉村生活富裕,提出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如在改善農村交通物流設施、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拓寬農村就業渠道,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2、解決鄉村振興“人、地、錢”難題
圍繞鄉村振興“人、地、錢”等問題解決,沒人、沒地、沒錢還搞什么鄉村振興?這里的人指的是鄉村人才,地指的是某些農民用來做休閑農業或農莊的用地問題,再就是錢,做美麗鄉村規劃等一些列鄉村振興項目都需要錢。所以政策部署了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加大金融支農力度等方面的具體任務。

主要措施是:一農業轉移人口,讓有意愿、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二是鄉村人才培養,比如新型職業的農民和農村本土鄉村人才進行定期培訓,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
4、壯大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村產業旺,則農民收入旺,農民生活水平也會隨之提升。所以重點規劃設置了以下5個指標。
(1)未來一段時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在6億噸以上;
(2)要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到2020年達到60%,2022年達到61.5%。
(3)要求農業勞動生產率到2020年增至每人4.7萬元、2022年再增至5.5萬元。
(4)要求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到2020年提高到2.4,2022年提高到2.5。
(5)要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到2020年增至28億人次,2022年再增至32億人次。
5、搞好村莊分類,然后再做規劃推進
根據如今農村發展現狀,可以將村莊分為4種不同類型:集聚提升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和搬遷撤并類村莊,對于這些村莊規劃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臺灣七個火爆的休閑農場,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鑒的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