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規劃之留住游客的8要點
發布日期:2020-01-02 點擊數:411
旅游已經不再是人們的一個奢求,而是家常便飯了,現在鋪天蓋地的旅游景點,在城市周邊怎么也得有那么幾個受大眾歡迎的景區,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旅游景區這么多,有的景區游客年接待量可達好幾億,有的確實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象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比如景區選址,景區如何規劃,景區如何做好功能分區等等。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帶你了解,旅游景區規劃,留住游客的8要點。
一、功能分區布局
景區在規劃設計時會對園區進行分區布局,各分區設置動線會影響游客體驗情緒,因此規劃設施時需確定各區域主題特色,通過交通路線實現各區域串聯,滿足運營管理及游客體驗需求,提升游客沉浸式體驗的連貫性和趣味性。
1.分區布局設計
分區布局設計應做到動靜結合,通過區域主題設置、項目安排、色彩渲染來調動游客游園情緒。合理設置動感區和休閑區,實現整個游玩過程的動靜相宜、起承轉合。
2.游線環道設計
① 主環道應形成閉合通路,避免游客走回頭路,力爭人車分流,預留應急通道;
② 主環路串聯各個分區,分區內通過內部小環線連接各個項目。
3. 后勤通道設計
① 要具備較強的通達性,必須是全園貫通的,方便后勤、施工等車輛抵達園區任何區域;
② 每個主題區要設置一處后勤通道的接口,該區域的人員、物資均通過后勤通道從該接口進入園區;
③ 后勤通道與園區連接口可設置帶自動閉合功能的密碼門,防止游客及無關人員使用后勤通道。
二、區域業態設計
1. 每個主題區規劃中要著重關注各業態的組合。
2. 根據各主題區特色從游客游玩體驗,餐飲消費、咨詢服務等需求進行有機的功能整合。
3. 有王牌項目的重點區域,在項目周邊設置餐飲商店、表演舞臺、拍照景點、服務配套、休閑設施,形成聚合效應,打造區域人流聚集地,拉動消費,提升體驗。
在每個景區做規劃階段,都應該考慮到景區未來的三個核心,第一,景區吸引核,我以什么樣的業態/產品吸引游客而來;第二,景區消費核,我以什么樣的業態/產品讓游客能有消費欲望的釋放點,植入什么樣的二消產品;第三,景區行為消費核心,以什么樣的氛圍/服務/業態吸引游客二次重游。每個核心在景區中都應該有相應區域業態的重點規劃,化解運營中景區賣什么?賣給誰?怎么賣的問題。
三、功能流線規劃
功能流線設計應基于不同服務功能的整合,合理設置服務功能點位對游客體驗至關重要,一方面流線設計需要符合游客游玩規律,提高各環節接待效率。另一方面提升經營管理效能,實現矩陣化管理。
景區規劃時若充分考慮“1+N”的交通組合方式,便可充分適應多數景區的復雜環境,以環形線路串聯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以有線路(觀光線)、有站點(消費點)的運營模式,提高旅游者的可控性,做好景區運營新劇本。
游客服務中心主要接待游客咨詢服務投訴等,一般設置于園區外閘口附近明顯位置,滿足游客咨詢和受理投訴的功能,根據實際運營經驗,為更好提供服務,可根據各區域規劃設置園內服務中心或咨詢點。
景區集散廣場及出入口的流線設計對景區日常運營接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游客購票、入園的習慣和運營管理需求,票房、閘口、出口設置應符合功能銜接要素:
1、閘口外應設置一定面積的廣場便于游客集散,同時應就購票區、入園排隊區、等候區進行適當的劃分,避免各人流交織。
2、游客進入公園廣場區,票房應設置在 右側明顯區,出口應設置在左側區域,將游 客進園與出園流線進行區分,避免高峰客流時出入園游客對沖。
最后,項目入口應設置快速通道,應急通道便于未來運營管理需要。同時考慮夜場運營需求,提前考慮夜場燈光規劃。
四、智慧景區規劃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升級,智慧化時代已經來臨!需要利用先進技術打造高質量的智慧化服務運營體系, 持續提升管理水平。
新建景區需要在規劃建設初期,進行系統化的智慧景區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為日后運營留足空間。
老景區需要整合各零散的業務模塊,實現系統優化、數據整合,持續提升智慧化景區的能力。
網絡、監控、廣播、WIFI、信息屏等是信息化的基礎條件,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設備參數的先進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結合樂園的區域、建筑、主環道等地理位置及未來游客容量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布局,同時結合最新的5G和物聯網技術,做好景區構建智慧景區的基礎準備。
五、園林景觀設計
主題公園規劃中應著重關注園林景觀的設計,根據氣候特點、植物特性、園區主題,設計四季分明的園林景觀,提升園區景觀品質,豐富游客觀賞體驗,打造網紅景點,讓園林景觀成為景區游樂項目及景點以外另一道靚麗風景。園林景區的林像應以四季相結合,每一季度都有自己的獨特色彩,每一季不單調,卻又不失去當季度自己的搭配色。
園林景區在規劃中應充分考慮到視覺的特性,在空曠場地設立小品景觀拍照物/遮擋物,減少視覺空曠感,讓視覺松弛有度,游客即可心情愉悅放松。園林小品可提升景區觀賞性,園林綠化遮陽可提升游客舒適度,利用綠化帶起到隔離防護作用。
景區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屬景區的綠化美化,景區的綠化美化水平,是體現景區規劃科學性的重要標志。因此,加強景區開發建設首要的任務是必須做好景區園林規劃設計。科學的景區綠化美化應突出自然生態和諧與人造景觀設計,更重要的是應注重景區綠化美化的保值與增值效果
六、安全運營
1. 景區最大承載量,前期規劃設計時要考慮景區接待量的 核算,各區域路線規劃、設備選型和表演劇場等的承載量要匹配,保障景區安全有序運營。
2. 道路橋梁設計,合理設置路面坡度、邊角、臺階,道路規 劃符合雙向通行要求;主要動線上應避免設置狹窄路口、拱橋等瓶頸節點;園區道路應滿足消防、應急以及突發情況人員疏散等要求。
3. 項目運行禁區及高危區域隔離,項目運行區域屬于運行禁區,必須進行有效隔離,嚴禁游客進入。部分高空項目下方需設置保護網,避免高空物品墜落導致游客意外傷害。
4.高空、臨水區域護欄設置,高空觀景平臺、樓梯、道路及水域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同時欄桿高度、間距、方向均符合規范要求,防止游客翻越。
七、活動廣場
景區核心廣場的設計應關注噪聲與光源污染
為配合園區主題活動的開展,規劃設計中有必要設計面積在3000平米左右的核心廣場,便于活動組織及游客聚集(如電音節、萬圣主題派對等)。同時根據景區城市區位,充分考慮場地及相關燈光音響等設備的朝向,關注環境保護,控制噪音以及光源污染。
八、配套服務
1. 休閑設施,根據景區分區布局特點,在濱水湖岸及大型游樂項目附近設置休憩長 廊、亭臺樓閣,便于游客休憩觀景;在園區客流聚集地及風景較好的區域,結合區域特色多設置休閑座椅(合理利用樹池等空間),充分考慮遮陽設施;充分考慮園區遮陽及降溫功能,在休閑長廊、座椅、排隊區等區域設置遮陽棚、遮陽傘、水霧風扇、水霧系統等,提升夏日游客舒適度。
2. 排隊區,規劃設計中,需根據體驗設備的運載量及預估游客排隊等待時間(小項目等候30分鐘左右,大項目60分鐘左右),確定排隊區面積。
3. 衛生間,合理規劃每個區域衛生間的數量,重點關注園內游人密度較高區域、大型演出、熱門項目、集中餐飲休閑區附近的衛生間設置。根據客群特征,合理配比男女衛生間比例;設置兒童、家庭、殘疾人衛生間設施。
4. 醫務室,應考慮醫務室的設置,保證醫務室交通便利,可以快速轉運。
5.無障礙通道,全園應保證無障礙通道的聯通,保證不同人群的游園需要。
此文來源于網絡,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干貨】家庭農場扶持政策_補貼標準_如何規劃?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功能分區布局
景區在規劃設計時會對園區進行分區布局,各分區設置動線會影響游客體驗情緒,因此規劃設施時需確定各區域主題特色,通過交通路線實現各區域串聯,滿足運營管理及游客體驗需求,提升游客沉浸式體驗的連貫性和趣味性。
1.分區布局設計
分區布局設計應做到動靜結合,通過區域主題設置、項目安排、色彩渲染來調動游客游園情緒。合理設置動感區和休閑區,實現整個游玩過程的動靜相宜、起承轉合。
2.游線環道設計
① 主環道應形成閉合通路,避免游客走回頭路,力爭人車分流,預留應急通道;
② 主環路串聯各個分區,分區內通過內部小環線連接各個項目。
3. 后勤通道設計
① 要具備較強的通達性,必須是全園貫通的,方便后勤、施工等車輛抵達園區任何區域;
② 每個主題區要設置一處后勤通道的接口,該區域的人員、物資均通過后勤通道從該接口進入園區;
③ 后勤通道與園區連接口可設置帶自動閉合功能的密碼門,防止游客及無關人員使用后勤通道。

1. 每個主題區規劃中要著重關注各業態的組合。
2. 根據各主題區特色從游客游玩體驗,餐飲消費、咨詢服務等需求進行有機的功能整合。
3. 有王牌項目的重點區域,在項目周邊設置餐飲商店、表演舞臺、拍照景點、服務配套、休閑設施,形成聚合效應,打造區域人流聚集地,拉動消費,提升體驗。
在每個景區做規劃階段,都應該考慮到景區未來的三個核心,第一,景區吸引核,我以什么樣的業態/產品吸引游客而來;第二,景區消費核,我以什么樣的業態/產品讓游客能有消費欲望的釋放點,植入什么樣的二消產品;第三,景區行為消費核心,以什么樣的氛圍/服務/業態吸引游客二次重游。每個核心在景區中都應該有相應區域業態的重點規劃,化解運營中景區賣什么?賣給誰?怎么賣的問題。
三、功能流線規劃
功能流線設計應基于不同服務功能的整合,合理設置服務功能點位對游客體驗至關重要,一方面流線設計需要符合游客游玩規律,提高各環節接待效率。另一方面提升經營管理效能,實現矩陣化管理。
景區規劃時若充分考慮“1+N”的交通組合方式,便可充分適應多數景區的復雜環境,以環形線路串聯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以有線路(觀光線)、有站點(消費點)的運營模式,提高旅游者的可控性,做好景區運營新劇本。
游客服務中心主要接待游客咨詢服務投訴等,一般設置于園區外閘口附近明顯位置,滿足游客咨詢和受理投訴的功能,根據實際運營經驗,為更好提供服務,可根據各區域規劃設置園內服務中心或咨詢點。
景區集散廣場及出入口的流線設計對景區日常運營接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游客購票、入園的習慣和運營管理需求,票房、閘口、出口設置應符合功能銜接要素:
1、閘口外應設置一定面積的廣場便于游客集散,同時應就購票區、入園排隊區、等候區進行適當的劃分,避免各人流交織。
2、游客進入公園廣場區,票房應設置在 右側明顯區,出口應設置在左側區域,將游 客進園與出園流線進行區分,避免高峰客流時出入園游客對沖。
最后,項目入口應設置快速通道,應急通道便于未來運營管理需要。同時考慮夜場運營需求,提前考慮夜場燈光規劃。
四、智慧景區規劃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升級,智慧化時代已經來臨!需要利用先進技術打造高質量的智慧化服務運營體系, 持續提升管理水平。
新建景區需要在規劃建設初期,進行系統化的智慧景區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為日后運營留足空間。
老景區需要整合各零散的業務模塊,實現系統優化、數據整合,持續提升智慧化景區的能力。
網絡、監控、廣播、WIFI、信息屏等是信息化的基礎條件,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設備參數的先進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結合樂園的區域、建筑、主環道等地理位置及未來游客容量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布局,同時結合最新的5G和物聯網技術,做好景區構建智慧景區的基礎準備。
五、園林景觀設計
主題公園規劃中應著重關注園林景觀的設計,根據氣候特點、植物特性、園區主題,設計四季分明的園林景觀,提升園區景觀品質,豐富游客觀賞體驗,打造網紅景點,讓園林景觀成為景區游樂項目及景點以外另一道靚麗風景。園林景區的林像應以四季相結合,每一季度都有自己的獨特色彩,每一季不單調,卻又不失去當季度自己的搭配色。
園林景區在規劃中應充分考慮到視覺的特性,在空曠場地設立小品景觀拍照物/遮擋物,減少視覺空曠感,讓視覺松弛有度,游客即可心情愉悅放松。園林小品可提升景區觀賞性,園林綠化遮陽可提升游客舒適度,利用綠化帶起到隔離防護作用。
景區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屬景區的綠化美化,景區的綠化美化水平,是體現景區規劃科學性的重要標志。因此,加強景區開發建設首要的任務是必須做好景區園林規劃設計。科學的景區綠化美化應突出自然生態和諧與人造景觀設計,更重要的是應注重景區綠化美化的保值與增值效果

1. 景區最大承載量,前期規劃設計時要考慮景區接待量的 核算,各區域路線規劃、設備選型和表演劇場等的承載量要匹配,保障景區安全有序運營。
2. 道路橋梁設計,合理設置路面坡度、邊角、臺階,道路規 劃符合雙向通行要求;主要動線上應避免設置狹窄路口、拱橋等瓶頸節點;園區道路應滿足消防、應急以及突發情況人員疏散等要求。
3. 項目運行禁區及高危區域隔離,項目運行區域屬于運行禁區,必須進行有效隔離,嚴禁游客進入。部分高空項目下方需設置保護網,避免高空物品墜落導致游客意外傷害。
4.高空、臨水區域護欄設置,高空觀景平臺、樓梯、道路及水域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同時欄桿高度、間距、方向均符合規范要求,防止游客翻越。
七、活動廣場
景區核心廣場的設計應關注噪聲與光源污染
為配合園區主題活動的開展,規劃設計中有必要設計面積在3000平米左右的核心廣場,便于活動組織及游客聚集(如電音節、萬圣主題派對等)。同時根據景區城市區位,充分考慮場地及相關燈光音響等設備的朝向,關注環境保護,控制噪音以及光源污染。
八、配套服務
1. 休閑設施,根據景區分區布局特點,在濱水湖岸及大型游樂項目附近設置休憩長 廊、亭臺樓閣,便于游客休憩觀景;在園區客流聚集地及風景較好的區域,結合區域特色多設置休閑座椅(合理利用樹池等空間),充分考慮遮陽設施;充分考慮園區遮陽及降溫功能,在休閑長廊、座椅、排隊區等區域設置遮陽棚、遮陽傘、水霧風扇、水霧系統等,提升夏日游客舒適度。
2. 排隊區,規劃設計中,需根據體驗設備的運載量及預估游客排隊等待時間(小項目等候30分鐘左右,大項目60分鐘左右),確定排隊區面積。
3. 衛生間,合理規劃每個區域衛生間的數量,重點關注園內游人密度較高區域、大型演出、熱門項目、集中餐飲休閑區附近的衛生間設置。根據客群特征,合理配比男女衛生間比例;設置兒童、家庭、殘疾人衛生間設施。
4. 醫務室,應考慮醫務室的設置,保證醫務室交通便利,可以快速轉運。
5.無障礙通道,全園應保證無障礙通道的聯通,保證不同人群的游園需要。
此文來源于網絡,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干貨】家庭農場扶持政策_補貼標準_如何規劃?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