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發展前景_規劃模式有哪些?
發布日期:2020-04-26 點擊數:114
做休閑農業為的是實現鄉村振興,休閑農業算是鄉村旅游的一種模式,而且近幾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接待人次逐漸增加,政策支持也是很多的。但很多人僅僅是盲目跟風,還沒鬧清楚政策,就開始投入,最終搞得不倫不類,慘遭淘汰,之前小編有說過休閑農業規劃問題,今天暫時不談,只說說休閑農業發展前景以及規劃模式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休閑農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1、市場需求量大
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監測報告(2019年上半年)》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鄉村旅游就業總人數886萬人,同比增加7.6%。
2、政策支持
我國每年的惠農政策都有向休閑農業傾斜。例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就提出要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組織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另外,《關于推動落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的通知》、《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 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等在財政資金、用地、金融政策、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都很大。
休閑農業發展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田園農業旅游模式
該模式是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亮點,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游活動,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2、民俗風情旅游模式
該模式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亮點,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等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
3、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該模式利用航天農業科普教育基地、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等為游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游活動。
4、回歸自然旅游模式
該模式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景觀、奇異的山水、綠色森林、深邃的湖水,發展觀山、賞景、登山、滑雪等旅游活動,讓游客感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2020鄉村旅游項目扶持申報,這23類農業項目穩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市場需求量大
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監測報告(2019年上半年)》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鄉村旅游就業總人數886萬人,同比增加7.6%。
2、政策支持
我國每年的惠農政策都有向休閑農業傾斜。例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就提出要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組織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另外,《關于推動落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的通知》、《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 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等在財政資金、用地、金融政策、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都很大。
休閑農業發展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田園農業旅游模式
該模式是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亮點,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游活動,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該模式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亮點,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等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
3、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該模式利用航天農業科普教育基地、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等為游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游活動。
4、回歸自然旅游模式
該模式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景觀、奇異的山水、綠色森林、深邃的湖水,發展觀山、賞景、登山、滑雪等旅游活動,讓游客感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2020鄉村旅游項目扶持申報,這23類農業項目穩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