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規劃幾個重點就擺在這里,不看就虧了
發布日期:2020-06-11 點擊數:200
聽說都在搞休閑農業,一些人也開始人云亦云,緊隨其后開始搞休閑農業,但他們對休閑農業理解就太過膚淺,不夠深入,大部分是利用農村農業資源來發展鄉村旅游了,把休閑農業的休閑功能拋諸腦后。我們做休閑農業要知道,其是以農事活動、農業自然景觀、農村特色文化為基礎的,把農業休閑和旅游相結合形成一種新型的模式。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劃出來幾個休閑農業規劃的重點,讓大家來看看。
1、產業認識上的誤區
許多地方領導把休閑農業的發展當做是鄉村旅游的發展,只重視旅游設施建設,忽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的支持。在這方面,有必要加強自己的休閑農業宣傳。其次,需要在各級政府的文件和報告中加以厘清和明確。特別是鄉村旅游注重觀光,游客注重一次性消費,而休閑農業注重體驗。深層體驗可以給身心帶來持久的愉悅,培養一群忠誠的顧客,形成重復的消費群體。因此,休閑農業是一種比鄉村旅游更高水平的產業形式。
2、縣市區休閑農業發展規劃滯后
雖然國家關于休閑農業的發展規劃早已出臺,部分省的休閑農業發展規劃也出來了,但具體聯系休閑農業項目的是縣市區一級政府,因此有必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等,制定當地的休閑農業發展規劃,其中包括休閑農業配套產業的發展規劃。
3、農莊主沒有形成“先規劃,后建設”的普遍意識
有部分項目在建設立項時走過場,按照農場主個人觀點,請熟人畫幾張圖應付一下,結果不僅造成投資浪費,也影響未來的發展,導致農場經營兩三年后重新規劃,調整布局。此外,休閑農業規劃不同于建筑設計和旅游規劃。相關高校應根據休閑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盡快培養復合型人才。
4、攀比心理嚴重,投資重點失策
有的農莊在建設時存在盲目投資現象,比如花上百萬建一個門樓,花幾十萬種一棵古樹,問及其目的,竟然是門樓要跟旅游景區的比,綠化要跟星級賓館比,這種情況往往造成投資規模過大,且錢沒有花在刀刃上,該完善的沒有完善,該配套的沒有配套。
5、忽視產業支撐,缺乏發展后勁。
有不少農莊主是房產建筑和采礦冶煉,以及賓館酒店等行業轉行過來的,他們認為農業投資回報率低,因此不重視農業產業的發展,結果造成收益渠道單一,缺乏發展后勁,最重要的是缺乏農業景觀和農事體驗項目,不能形成農業與休閑互動的優勢。事實上,農業產業鏈包括產前產后、產前產后的回報率仍然很高。
其實,產前需要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可與科研院校合作,產后可以依托農莊品牌建立銷售渠道,產中可與當地農民聯合建立合作社。
6、大動土方,破壞生態
有的農場大量使用工程機械挖建湖泊,推脊屋搶修停車場,在農地整治意義不大的地區實施整治工程。這些項目要么沒有合理的位置,或者有沒有計劃要因地制宜,或干脆錯誤的決定農場老板盲目跟從別人的建筑結構所做的,不僅增加了投資成本,也極大地破壞了原生態。
7、主題特色不明顯,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
無論是建筑風格、商業項目、服務模式還是營銷模式,同一地區的農場同質化帶來惡性競爭,難以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這一點要向臺灣農莊學習,臺灣的農莊主非常注意營造農莊的主題特色,推介農莊的拳頭產品,進而建立農莊個性鮮明的品牌識別形象。
8、簡單照搬,盲目復古
存在以下幾個現象:一是簡單模仿農村風貌,以為越土越好,甚至連基本的衛生環境都不行;二是把城市的建筑設施與經營理念簡單搬到農莊,結果適得其反,既不能給游客以新鮮感,又不能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三是盲目復古,有的農莊清一色仿古建筑,灰沉沉的,還美其名曰風格統一,實際上極易產生審美疲勞,特別是那些仿古又不到位的,在不當的地方摻雜了一些現代的痕跡,相當別扭。上述現象,都屬于不清楚客戶需求和心理特征,盲目建設。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采用“外觀局部,內部設施現代化,裝飾懷舊”的原則。
9、創新乏力,缺少“三味”
一是缺少文化味,二是缺少鄉土味,三是缺少情趣味。有的景區投資規模不小,基礎設施也很完善,就是少了那么一點味,比如基本的文化傳承宣傳都沒有,或者沒有標志性的實質景點,或者綠化搞得整齊劃一,或者缺乏一些簡單易行的體驗項目等等。
10、老調重彈,人才匱乏
人才問題是年年喊的問題,這一點農莊主要樹立“人才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理念,例如農莊提質改造和營銷策劃方面的事務,完全可以和專業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讓更專業的團隊來做專業的事。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專業生態旅游景區策劃公司_團隊強、創意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產業認識上的誤區
許多地方領導把休閑農業的發展當做是鄉村旅游的發展,只重視旅游設施建設,忽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的支持。在這方面,有必要加強自己的休閑農業宣傳。其次,需要在各級政府的文件和報告中加以厘清和明確。特別是鄉村旅游注重觀光,游客注重一次性消費,而休閑農業注重體驗。深層體驗可以給身心帶來持久的愉悅,培養一群忠誠的顧客,形成重復的消費群體。因此,休閑農業是一種比鄉村旅游更高水平的產業形式。

雖然國家關于休閑農業的發展規劃早已出臺,部分省的休閑農業發展規劃也出來了,但具體聯系休閑農業項目的是縣市區一級政府,因此有必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等,制定當地的休閑農業發展規劃,其中包括休閑農業配套產業的發展規劃。
3、農莊主沒有形成“先規劃,后建設”的普遍意識
有部分項目在建設立項時走過場,按照農場主個人觀點,請熟人畫幾張圖應付一下,結果不僅造成投資浪費,也影響未來的發展,導致農場經營兩三年后重新規劃,調整布局。此外,休閑農業規劃不同于建筑設計和旅游規劃。相關高校應根據休閑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盡快培養復合型人才。
4、攀比心理嚴重,投資重點失策
有的農莊在建設時存在盲目投資現象,比如花上百萬建一個門樓,花幾十萬種一棵古樹,問及其目的,竟然是門樓要跟旅游景區的比,綠化要跟星級賓館比,這種情況往往造成投資規模過大,且錢沒有花在刀刃上,該完善的沒有完善,該配套的沒有配套。
5、忽視產業支撐,缺乏發展后勁。
有不少農莊主是房產建筑和采礦冶煉,以及賓館酒店等行業轉行過來的,他們認為農業投資回報率低,因此不重視農業產業的發展,結果造成收益渠道單一,缺乏發展后勁,最重要的是缺乏農業景觀和農事體驗項目,不能形成農業與休閑互動的優勢。事實上,農業產業鏈包括產前產后、產前產后的回報率仍然很高。
其實,產前需要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可與科研院校合作,產后可以依托農莊品牌建立銷售渠道,產中可與當地農民聯合建立合作社。
6、大動土方,破壞生態
有的農場大量使用工程機械挖建湖泊,推脊屋搶修停車場,在農地整治意義不大的地區實施整治工程。這些項目要么沒有合理的位置,或者有沒有計劃要因地制宜,或干脆錯誤的決定農場老板盲目跟從別人的建筑結構所做的,不僅增加了投資成本,也極大地破壞了原生態。

無論是建筑風格、商業項目、服務模式還是營銷模式,同一地區的農場同質化帶來惡性競爭,難以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這一點要向臺灣農莊學習,臺灣的農莊主非常注意營造農莊的主題特色,推介農莊的拳頭產品,進而建立農莊個性鮮明的品牌識別形象。
8、簡單照搬,盲目復古
存在以下幾個現象:一是簡單模仿農村風貌,以為越土越好,甚至連基本的衛生環境都不行;二是把城市的建筑設施與經營理念簡單搬到農莊,結果適得其反,既不能給游客以新鮮感,又不能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三是盲目復古,有的農莊清一色仿古建筑,灰沉沉的,還美其名曰風格統一,實際上極易產生審美疲勞,特別是那些仿古又不到位的,在不當的地方摻雜了一些現代的痕跡,相當別扭。上述現象,都屬于不清楚客戶需求和心理特征,盲目建設。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采用“外觀局部,內部設施現代化,裝飾懷舊”的原則。
9、創新乏力,缺少“三味”
一是缺少文化味,二是缺少鄉土味,三是缺少情趣味。有的景區投資規模不小,基礎設施也很完善,就是少了那么一點味,比如基本的文化傳承宣傳都沒有,或者沒有標志性的實質景點,或者綠化搞得整齊劃一,或者缺乏一些簡單易行的體驗項目等等。
10、老調重彈,人才匱乏
人才問題是年年喊的問題,這一點農莊主要樹立“人才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理念,例如農莊提質改造和營銷策劃方面的事務,完全可以和專業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讓更專業的團隊來做專業的事。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專業生態旅游景區策劃公司_團隊強、創意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