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鄉村旅游?鄉村旅游規劃設計收費標準
發布日期:2020-06-11 點擊數:618
自從2017年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農民脫貧似乎看到了希望,很多人也是想方設法搞個地方特色鄉村旅游,吸引游客到來,形成旅游消費之后可以帶帶農村經濟的發展,這么好的一個抓手,誰會想不到呢?只是有些人,由于資金緊張而裹足不前,前幾天很多用戶咨詢鄉村旅游方面,直接問的問題就是鄉村旅游規劃設計收費,以及如何規劃鄉村旅游會更好等。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帶你來了解。
一、 前提:發展鄉村旅游要有兩把刷子
隨著城市人口越來越多,鄉村空間被擠壓的越來越少,比較美麗的鄉村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別著急樂觀,這里說美麗的鄉村成為稀缺資源,普通的鄉村仍舊遍地都是,一點都不值得稀罕。
要搞鄉村旅游需要兩把刷子,分別是:相對美麗的鄉村環境,或者通過足夠的投資來改變先天的不足。
二、 定位:鄉村旅游將是中高品質休閑產品
本文從規劃設計視角談鄉村旅游系統開發。
無論是政府或者開發商,在當今條件背景下投入開發鄉村旅游,首先不能再認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依托區位優勢那種人均20、30元包玩一天的鄉村旅游產品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而如今鄉村旅游又毫無新意,外部整合成本太高,都是導致相對停滯的主要因素。
從臺灣或國外經驗來看,鄉村旅游不是低端產品,只不過因我國農村地區普遍相對落后等原因,鄉村旅游成為低端代名詞。鄉村旅游屬全部旅游產品體系中內涵清晰、外延廣泛的一類專項旅游產品,需要同時滿足“發生在鄉村地區和以鄉村作為主要吸引物”兩大特征,這兩大特征也是鄉村旅游基礎價值和面向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所在。
由上述概念很容易得知,如果鄉村旅游的吸引僅僅因為價格便宜而品質不高,必然是難以持久的,鄉村旅游的本質吸引力在于為游客提供鄉村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旅行體驗,特別是個性化的精神體驗是主要產品消費訴求。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種鄉村主題鮮明的產品,并不是大家認為品質低的,而是要通過產品傳遞出鄉村文化中質樸、充滿鄉愁的內在意境;還有鄉親般的人文情感交流、鄉愁所蘊含深刻無限延展的心靈慰藉,這些課都是鄉村旅游核心價值。
三、趨勢:產品細分和跨界是鄉村旅游的主要方向
如今日常周末大小長假出游已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主要城市周邊的鄉村旅游會成為最常見和普及的產品形態。
初期的鄉村旅游,人們最先想要的都是如何不同深度挖掘“三農”資源,當挖掘到一定程度,就會顯得刻意且脫離群眾,此時,細分類產品和跨界搭配便會出現。
產品細分是鄉村旅游基于自身環境資源特點所直接或間接衍生出的產品內容。例如,基于有機種植和風格特色而延伸出的主題農場,如意大利農場、某某酒莊;或者基于某類特定人群而營造的專項功能聚集,如親子、婚慶之類;再或者在占據優勢資源的條件下,根據市場消費來細分產品層次。
跨界,更是以鄉村環境為依托,整合業主自身優勢資源,實現1+1>2的升級。應該說,鄉村是一件非常百搭的外套,無非看你是披著外套還是真要靠這件外衣保暖,都可以決定鄉村旅游所占據的分量比重。
鄉村旅游規劃設計內容以及收費標準
第一階段:規劃準備和啟動
主要工作包括:(1)規劃范圍;(2)規劃期限;(3)規劃指導思想;(4)確定規劃的參與者,組織規劃工作組;(5)設計公眾參與的工作框架;(6)建立規劃過程的協調保障機制等。
第二階段:調查分析
主要工作包括:(1)鄉村旅游地基本情況、場地分析等;(2)鄉村旅游資源普查與資源綜合評價;(3)客源市場分析與規模預測;(4)鄉村旅游發展競合分析、SWOT分析等。
第三階段:戰略方向研判
通過分析鄉村旅游發展的背景,現狀,文脈、地脈及客觀形象,橫縱向分析,診斷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確定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包括鄉村旅游形象策劃、發展方向與布局、開發策劃等,確定規劃目標。
第四階段:制定規劃
制定規劃構建鄉村旅游規劃內容體系的核心,依據發展鄉村旅游的總體思路,提出鄉村旅游發展的具體措施,包括鄉村旅游產品策劃與開發、土地利用規劃與環境容量、支持保障體系等。
第五階段:組織實施與綜合評價
依據鄉村旅游規劃的具體內容,做好鄉村旅游規劃管理;根據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及時做好信息反饋,以便對規劃內容進行適時的補充、調整和提升。
鄉村旅游規劃設計流程大概是這樣的,但具體鄉村旅游規劃設計收費標準,還需要把您的需求和我們規劃師說的詳細一些才好預估價格。聯系方式: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專業度假村生態旅游規劃_專注旅游規劃16年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 前提:發展鄉村旅游要有兩把刷子
隨著城市人口越來越多,鄉村空間被擠壓的越來越少,比較美麗的鄉村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別著急樂觀,這里說美麗的鄉村成為稀缺資源,普通的鄉村仍舊遍地都是,一點都不值得稀罕。
要搞鄉村旅游需要兩把刷子,分別是:相對美麗的鄉村環境,或者通過足夠的投資來改變先天的不足。

本文從規劃設計視角談鄉村旅游系統開發。
無論是政府或者開發商,在當今條件背景下投入開發鄉村旅游,首先不能再認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依托區位優勢那種人均20、30元包玩一天的鄉村旅游產品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而如今鄉村旅游又毫無新意,外部整合成本太高,都是導致相對停滯的主要因素。
從臺灣或國外經驗來看,鄉村旅游不是低端產品,只不過因我國農村地區普遍相對落后等原因,鄉村旅游成為低端代名詞。鄉村旅游屬全部旅游產品體系中內涵清晰、外延廣泛的一類專項旅游產品,需要同時滿足“發生在鄉村地區和以鄉村作為主要吸引物”兩大特征,這兩大特征也是鄉村旅游基礎價值和面向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所在。
由上述概念很容易得知,如果鄉村旅游的吸引僅僅因為價格便宜而品質不高,必然是難以持久的,鄉村旅游的本質吸引力在于為游客提供鄉村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旅行體驗,特別是個性化的精神體驗是主要產品消費訴求。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種鄉村主題鮮明的產品,并不是大家認為品質低的,而是要通過產品傳遞出鄉村文化中質樸、充滿鄉愁的內在意境;還有鄉親般的人文情感交流、鄉愁所蘊含深刻無限延展的心靈慰藉,這些課都是鄉村旅游核心價值。
三、趨勢:產品細分和跨界是鄉村旅游的主要方向
如今日常周末大小長假出游已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主要城市周邊的鄉村旅游會成為最常見和普及的產品形態。
初期的鄉村旅游,人們最先想要的都是如何不同深度挖掘“三農”資源,當挖掘到一定程度,就會顯得刻意且脫離群眾,此時,細分類產品和跨界搭配便會出現。
產品細分是鄉村旅游基于自身環境資源特點所直接或間接衍生出的產品內容。例如,基于有機種植和風格特色而延伸出的主題農場,如意大利農場、某某酒莊;或者基于某類特定人群而營造的專項功能聚集,如親子、婚慶之類;再或者在占據優勢資源的條件下,根據市場消費來細分產品層次。
跨界,更是以鄉村環境為依托,整合業主自身優勢資源,實現1+1>2的升級。應該說,鄉村是一件非常百搭的外套,無非看你是披著外套還是真要靠這件外衣保暖,都可以決定鄉村旅游所占據的分量比重。

第一階段:規劃準備和啟動
主要工作包括:(1)規劃范圍;(2)規劃期限;(3)規劃指導思想;(4)確定規劃的參與者,組織規劃工作組;(5)設計公眾參與的工作框架;(6)建立規劃過程的協調保障機制等。
第二階段:調查分析
主要工作包括:(1)鄉村旅游地基本情況、場地分析等;(2)鄉村旅游資源普查與資源綜合評價;(3)客源市場分析與規模預測;(4)鄉村旅游發展競合分析、SWOT分析等。
第三階段:戰略方向研判
通過分析鄉村旅游發展的背景,現狀,文脈、地脈及客觀形象,橫縱向分析,診斷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確定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包括鄉村旅游形象策劃、發展方向與布局、開發策劃等,確定規劃目標。
第四階段:制定規劃
制定規劃構建鄉村旅游規劃內容體系的核心,依據發展鄉村旅游的總體思路,提出鄉村旅游發展的具體措施,包括鄉村旅游產品策劃與開發、土地利用規劃與環境容量、支持保障體系等。
第五階段:組織實施與綜合評價
依據鄉村旅游規劃的具體內容,做好鄉村旅游規劃管理;根據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及時做好信息反饋,以便對規劃內容進行適時的補充、調整和提升。
鄉村旅游規劃設計流程大概是這樣的,但具體鄉村旅游規劃設計收費標準,還需要把您的需求和我們規劃師說的詳細一些才好預估價格。聯系方式: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專業度假村生態旅游規劃_專注旅游規劃16年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