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研學旅游如何才能做好?
發布日期:2020-06-28 點擊數:227
顧名思義,鄉村研學旅游其實就是在校外,邊游邊學,讓學生能夠親身去體驗,而不是在課堂上讀死書,這樣不僅可以學到很多課堂學不到的內容,還能親近大自然,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實踐能力等等。但研學旅游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很差勁的。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帶你了解鄉村研學旅游如何才能做好?
何為研學旅游?
從旅游的角度,研學旅游其實是一個專項旅游產品,只不過在產品特點、接待服務等方面,更加注重研學特色、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特點。例如規范提出,小學低年級、高年級應分別以鄉土鄉情、縣情市情研學為主;初中以縣情市情、高中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研學旅行產品則分為知識科普型、自然觀賞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文化康樂型。對于研學旅行而言,其實學與游、知與行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應該并重而不可偏廢。但從現實的觀察來看,至少目前大家對于研學旅行,還是缺乏足夠的共識。
國內關于研學旅行的政策有哪些?
自2013年以來,國內關于研學旅行的政策發布日漸密集。多個政策出臺提供了行業發展利好,而行業也正迎接不斷擴充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國務院以及教育部、原國家旅游局等部委印發關于研學旅行的文件達11個。其中,2016年12月,教育部、發改委、原國家旅游局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2017年10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那么,如何做好鄉村研學游呢?
1、研旅行教育的關鍵在課程,課程的關鍵在會設計課程
缺少對文化的理解,對教育的理解是不能設置好課程的。所以課程應該是圍繞著二十四節氣來設置的。不同的節氣生長不同的五谷雜糧、花鳥蟲魚、虎豹熊羆、油鹽醬醋,人之休養生息、子午流注,不同的節氣設置不同的課程,這才是真正的課程設計,不管是博物還是自然觀察還是實踐體驗都是根據這些來的。
2、明確誰來講授誰來引導,會使用會發揮很關鍵
一個會引導的研學旅行導師本身就會設置很獨到的研學旅行課程,給他很好的研學旅行課程一個合格的導師也能夠相得益彰能夠使用到發揮到恰到好處。
3、把鄉村作為引導師的必要舞臺
利用農業生產、鄉村生態環境、動物植物、鄉村民俗文化等資源供研究學習,以休閑的形式和放松的心態來完成農業科學技術和知識的研究學習。鄉村研學不是享受,而是一種體驗。研學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感受鄉村風情,體驗鄉村生活方式,開闊眼界。同時,也能為鄉村帶去更多社會關注,為村民們增加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發展趨于紡錘型
未來游學研學行業會呈現紡錘型發展趨勢,兩頭是少量的大型綜合游學集團和眾多小而美的垂直領域公司,中間端中小機構的生存空間將會被持續擠壓,頭部規模優勢凸顯且具備定價權的專業游學機構有望脫穎而出,保持內生增長的同時外延投資并購優質小而美企業做大做強,協同效應明顯。
游學研學并購整合具有兩大優點:其一,游學行業具備風險大、季節性等特點,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明顯,游學企業通過并購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能夠提高抵御風險能力,保證業績穩定增長;其二,對于市場上部分掌握稀缺資源的產品型公司或者團隊,其本身業務市場占有率非常低,未能形成規模效應,也沒有證券化價值,但很適合被并購,游學巨頭通過產業鏈并購能快速布局游學多個領域,大幅節省產品教研時間和掌握稀缺資源提高議價能力,通過穩定的銷售渠道促使業務之間產生互補效應,拉動彼此的需求,實現乘數的協同效應。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休閑農莊規劃模式有哪些?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何為研學旅游?
從旅游的角度,研學旅游其實是一個專項旅游產品,只不過在產品特點、接待服務等方面,更加注重研學特色、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特點。例如規范提出,小學低年級、高年級應分別以鄉土鄉情、縣情市情研學為主;初中以縣情市情、高中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研學旅行產品則分為知識科普型、自然觀賞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文化康樂型。對于研學旅行而言,其實學與游、知與行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應該并重而不可偏廢。但從現實的觀察來看,至少目前大家對于研學旅行,還是缺乏足夠的共識。

自2013年以來,國內關于研學旅行的政策發布日漸密集。多個政策出臺提供了行業發展利好,而行業也正迎接不斷擴充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國務院以及教育部、原國家旅游局等部委印發關于研學旅行的文件達11個。其中,2016年12月,教育部、發改委、原國家旅游局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2017年10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那么,如何做好鄉村研學游呢?
1、研旅行教育的關鍵在課程,課程的關鍵在會設計課程
缺少對文化的理解,對教育的理解是不能設置好課程的。所以課程應該是圍繞著二十四節氣來設置的。不同的節氣生長不同的五谷雜糧、花鳥蟲魚、虎豹熊羆、油鹽醬醋,人之休養生息、子午流注,不同的節氣設置不同的課程,這才是真正的課程設計,不管是博物還是自然觀察還是實踐體驗都是根據這些來的。
2、明確誰來講授誰來引導,會使用會發揮很關鍵
一個會引導的研學旅行導師本身就會設置很獨到的研學旅行課程,給他很好的研學旅行課程一個合格的導師也能夠相得益彰能夠使用到發揮到恰到好處。
3、把鄉村作為引導師的必要舞臺
利用農業生產、鄉村生態環境、動物植物、鄉村民俗文化等資源供研究學習,以休閑的形式和放松的心態來完成農業科學技術和知識的研究學習。鄉村研學不是享受,而是一種體驗。研學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感受鄉村風情,體驗鄉村生活方式,開闊眼界。同時,也能為鄉村帶去更多社會關注,為村民們增加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未來游學研學行業會呈現紡錘型發展趨勢,兩頭是少量的大型綜合游學集團和眾多小而美的垂直領域公司,中間端中小機構的生存空間將會被持續擠壓,頭部規模優勢凸顯且具備定價權的專業游學機構有望脫穎而出,保持內生增長的同時外延投資并購優質小而美企業做大做強,協同效應明顯。
游學研學并購整合具有兩大優點:其一,游學行業具備風險大、季節性等特點,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明顯,游學企業通過并購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能夠提高抵御風險能力,保證業績穩定增長;其二,對于市場上部分掌握稀缺資源的產品型公司或者團隊,其本身業務市場占有率非常低,未能形成規模效應,也沒有證券化價值,但很適合被并購,游學巨頭通過產業鏈并購能快速布局游學多個領域,大幅節省產品教研時間和掌握稀缺資源提高議價能力,通過穩定的銷售渠道促使業務之間產生互補效應,拉動彼此的需求,實現乘數的協同效應。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休閑農莊規劃模式有哪些?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