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文旅融合發展總體思路
發布日期:2020-08-13 點擊數:326
文旅行業未來可期,除了看近幾年的數據,還有就是有很多文旅項目還是非常吸金的,從數據來看“文旅消費”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游人數達到近46億人次,同比漲幅高達8.8%。在這場經濟寒冬中,文旅消費力的強大韌性和持續發展潛力顯得尤為突出,比如,依靠賣萌和文創年入15億的故宮;2019的不倒翁小姐姐,2018的摔碗酒、洪崖洞,文旅產業的網紅經濟已經表現出與短視頻、直播等線上渠道完全不同的產業化模式。未來文旅融合發展思路是什么?今天就讓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帶你了解。
文旅融合總體思路: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交流融合。
一、要著力推進理念融合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把理念觀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從思想深處、從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基礎,推動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
1、要樹立以文促旅的理念
要深刻認識到,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動的重要動因,文化資源是旅游發展的核心資源,文化創意是提升旅游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消費與旅游活動密切相關。通過思想道德觀念的提升、文化資源的利用、文化創意的引入,能夠提升旅游品位、豐富旅游業態、增強產品吸引力,拓展旅游發展的空間。通過公共文化機構、對外文化交流等平臺的使用,能夠促進旅游推廣、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
2、要樹立以旅彰文的理念
要深刻認識到,旅游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發揮旅游的產業化、市場化優勢,能夠豐富文化產品供給方式、供給渠道、供給類型,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市場繁榮。發揮旅游公眾參與多、傳播范圍廣等優勢,能夠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受眾群體和覆蓋面,對內更好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3、要樹立和合共生的理念
要深刻認識到,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撐、優勢互補、協同共進,才能形成新的發展優勢、新的增長點,才能開創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旅游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持續涌現的新局面,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二、要著力推進產業融合
要積極尋找文化和旅游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對接點,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新增長點。
1、促進業態融合
實施“文化+”“旅游+”戰略,推動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培育新業態。深入實施“互聯網+”戰略,推動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統籌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全域旅游發展,推動傳統技藝、表演藝術等門類非遺項目進重點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推進紅色旅游、旅游演藝、文化遺產旅游、主題公園、文化主題酒店等已有融合發展業態提質升級。
2、促進產品融合
加大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創意為依托,推動更多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商品。建立一批文化主題鮮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支持開發集文化創意、度假休閑、康體養生等主題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綜合體。推出更多研學、尋根、文化遺產等專題文化旅游線路和項目。
3、持續釋放大眾文化和旅游需求
建立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長效機制,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積極培育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新熱點,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和消費反饋處理體系。
三、要著力推進市場融合
統一有序、供給有效、富有活力的市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要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培育監管工作一體部署、一體推進。
1、促進市場主體融合
鼓勵文化機構和旅游企業對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業企業做優做強,推動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為主業、以融合發展為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領軍企業、骨干企業。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創新創業平臺和眾創空間服務升級,為文化和旅游領域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合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2、促進市場監管融合
對融合發展的新業態,要及時加強關注、引導,不斷更新監管理念。建設信用體系,實施各類專項整治、專項保障活動,開展重大案件評選、舉報投訴受理、證件管理等工作,要將文化市場、旅游市場統一考慮,一并研究。
3、全力推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整合組建
要深入推動《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意見》《關于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貫徹落實,抓緊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場執法改革制度框架,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任務書推動執法隊伍整合到位。
四、要著力推進服務融合
協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公共服務、為居民服務和為游客服務,發揮好綜合效益,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
1、要統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管理
探索建設、改造一批文化和旅游綜合服務設施,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旅游景區的廁所同標準規劃、建設、管理。
2、統籌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設置
在旅游公共服務設施修建、改造中,增加文化內涵、彰顯地方特色。利用公共文化機構平臺,加大文明旅游宣傳力度、
3、統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
推動公共服務進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構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間。在游客聚集區積極引入影院、劇場、書店等文化設施。統籌實施一批文化和旅游服務惠民項目。
五、著力推進交流融合
文化和旅游都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傳播先進文化、增進人民友誼的橋梁,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必須在交流融合方面下大力氣、作大文章。
1、工作層面
進一步整合對外和對港澳臺文化和旅游交流工作力量,整合海外文化和旅游工作機構,統籌安排交流項目和活動,同步推進文化傳播和旅游推廣。
2、渠道方面
要發揮好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和旅游景區景點、旅行社、旅游飯店在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導各類導游、講解員和億萬游客成為中國故事的生動講述者、自覺傳播者。
3、載體方面
要綜合發揮文化和旅游各自優勢,推動更多優秀文化產品、優質旅游產品走向海外,進入主流市場、影響主流人群,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展示好,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中國人精彩生活表達好,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貢獻。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旅游景區主題策劃如何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文旅融合總體思路: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交流融合。
一、要著力推進理念融合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把理念觀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從思想深處、從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基礎,推動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

要深刻認識到,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動的重要動因,文化資源是旅游發展的核心資源,文化創意是提升旅游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消費與旅游活動密切相關。通過思想道德觀念的提升、文化資源的利用、文化創意的引入,能夠提升旅游品位、豐富旅游業態、增強產品吸引力,拓展旅游發展的空間。通過公共文化機構、對外文化交流等平臺的使用,能夠促進旅游推廣、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
2、要樹立以旅彰文的理念
要深刻認識到,旅游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發揮旅游的產業化、市場化優勢,能夠豐富文化產品供給方式、供給渠道、供給類型,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市場繁榮。發揮旅游公眾參與多、傳播范圍廣等優勢,能夠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受眾群體和覆蓋面,對內更好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3、要樹立和合共生的理念
要深刻認識到,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撐、優勢互補、協同共進,才能形成新的發展優勢、新的增長點,才能開創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旅游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持續涌現的新局面,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二、要著力推進產業融合
要積極尋找文化和旅游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對接點,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新增長點。
1、促進業態融合
實施“文化+”“旅游+”戰略,推動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培育新業態。深入實施“互聯網+”戰略,推動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統籌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全域旅游發展,推動傳統技藝、表演藝術等門類非遺項目進重點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推進紅色旅游、旅游演藝、文化遺產旅游、主題公園、文化主題酒店等已有融合發展業態提質升級。
2、促進產品融合
加大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創意為依托,推動更多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商品。建立一批文化主題鮮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支持開發集文化創意、度假休閑、康體養生等主題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綜合體。推出更多研學、尋根、文化遺產等專題文化旅游線路和項目。
3、持續釋放大眾文化和旅游需求
建立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長效機制,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積極培育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新熱點,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和消費反饋處理體系。
三、要著力推進市場融合
統一有序、供給有效、富有活力的市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要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培育監管工作一體部署、一體推進。
1、促進市場主體融合
鼓勵文化機構和旅游企業對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業企業做優做強,推動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為主業、以融合發展為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領軍企業、骨干企業。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創新創業平臺和眾創空間服務升級,為文化和旅游領域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合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2、促進市場監管融合
對融合發展的新業態,要及時加強關注、引導,不斷更新監管理念。建設信用體系,實施各類專項整治、專項保障活動,開展重大案件評選、舉報投訴受理、證件管理等工作,要將文化市場、旅游市場統一考慮,一并研究。
3、全力推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整合組建
要深入推動《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意見》《關于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貫徹落實,抓緊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場執法改革制度框架,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任務書推動執法隊伍整合到位。
四、要著力推進服務融合
協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公共服務、為居民服務和為游客服務,發揮好綜合效益,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
1、要統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管理
探索建設、改造一批文化和旅游綜合服務設施,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旅游景區的廁所同標準規劃、建設、管理。
2、統籌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設置
在旅游公共服務設施修建、改造中,增加文化內涵、彰顯地方特色。利用公共文化機構平臺,加大文明旅游宣傳力度、
3、統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
推動公共服務進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構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間。在游客聚集區積極引入影院、劇場、書店等文化設施。統籌實施一批文化和旅游服務惠民項目。

文化和旅游都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傳播先進文化、增進人民友誼的橋梁,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必須在交流融合方面下大力氣、作大文章。
1、工作層面
進一步整合對外和對港澳臺文化和旅游交流工作力量,整合海外文化和旅游工作機構,統籌安排交流項目和活動,同步推進文化傳播和旅游推廣。
2、渠道方面
要發揮好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和旅游景區景點、旅行社、旅游飯店在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導各類導游、講解員和億萬游客成為中國故事的生動講述者、自覺傳播者。
3、載體方面
要綜合發揮文化和旅游各自優勢,推動更多優秀文化產品、優質旅游產品走向海外,進入主流市場、影響主流人群,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展示好,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中國人精彩生活表達好,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貢獻。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旅游景區主題策劃如何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