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梅江的美麗鄉村建設是這么搞的
發布日期:2020-11-30 點擊數:125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之后,全國各地農村都開始行動起來,為的是提升農村整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據小編了解到,近日,中央媒體在廣東梅州開展“走基層、強四力”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位于梅州中部的梅江區,調研梅江區鄉村振興情況。近年來,梅江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建成一批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咱們來看看廣東梅州梅江的美麗鄉村建設是這么搞的。
一、生態發展,美了鄉村
“溫良如玉,上善若水。”來到梅江區北部的玉水村,采訪團忍不住暫停腳步。這里青磚古墻,木門銅鎖,古樹參天,古居別致。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黨委委員溫惠婷介紹,玉水村是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態客家古村落之一,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梅州市新晉“網紅打卡地”。
發生“美麗蝶變”的不止玉水村。近年來,依托區內群山環抱、碧水相依的生態優勢,梅江區致力建設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在扎上村、干光村、玉水村等梅江區村落,坑洼小路、漏水瓦房、撂荒土地等現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寬敞兩車道、小橋流水人家、果園蔬菜基地等新業態旅游“標配”,吸引了不少游客。
“以前的路都不好走,現在路都好走了,我們的村子更美了……”廖秋香是梅州市梅州區西陽鎮直坑村建檔立卡幫扶戶,她在村里做保潔工作,直坑村這些年的變化她都看在眼里。現在有了工資收入,生活有了保障,閑暇之余,廖秋香喜歡刷刷短視頻,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二、電商賦能,旺了產業
電商的發展,為梅江的鄉村振興架起了一座“大橋”。近年來,梅江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在各鎮、街道多次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電商、微商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全力打通農村電商發展全鏈條,讓有創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實現在家創業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城鄉共享。
梅江區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梅州優品館”戰略合作備忘錄,幫助企業帶貨,提升梅江區名特優產品的影響力,振興特色產業,推動梅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11月21日,“梅州優品館”正式開館。該館商品涵蓋酒類、茶類、水果類、肉制品類、鹽煽食品類、特色小吃、特色副食、養生類、陶瓷類、電聲類等數十個類目,讓全國消費者通過"梅州優品館”,認識梅州、了解梅州優品、購買梅州最具特色的優質產品。
此外,今年以來,梅江區還開展了家520購物節、618汽車消費節、715梅州客家滋味云美食直播節、117家電惠民等一些列促消費活動,大力推進消費供給創新,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促進消費升級。
三、企業助力,富了農民
“2019年初,在對太平村實地考察后向西陽鎮政府和太平村建議,利用太平村的土地、農田優勢,引進優質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現代化農業。”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駐太平村工作隊隊長王永強回憶說。后經梅江區政府和西陽鎮政府牽頭,太平村引進梅州市強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太平村150畝土地,投資1200萬元建成大棚蔬菜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形式,即打造一村一品產業發展品牌,又安排了貧困戶到基地務工,增加勞動收入。
48歲的太平村建檔立卡戶黃朝蓮就在這個大棚蔬菜基地工作。她在大棚蔬菜基地主要負責蔬菜種植的工作,每個月可以掙到2500元到2800元。對于在蔬菜基地的這份工作,黃朝蓮說:“現在有了固定收入,以前沒有這么多,只要身體能行就會一直做下去。”
2019年,梅江區出臺《梅江區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發展富民興村產業。蔬菜、茶葉、稻米等產業實現集聚發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增至3家。新增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9家、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全區8個試點村2019年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比增92.78%。
生態優先,展現了美麗鄉村的“高顏值”;精準扶貧,鋪就了奔向小康的“幸福路”;產業引領,找到了富民興村的“金鑰匙”……展望“十四五”,梅江還將發揮“梅江所長”,融入“雙區”建設,在培育戰略性產業集群、人才流動、基礎設施、平臺載體、資金技術等方面拓展新空間、實現新發展。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浙江特色小鎮建設,我們能借鑒嗎?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生態發展,美了鄉村
“溫良如玉,上善若水。”來到梅江區北部的玉水村,采訪團忍不住暫停腳步。這里青磚古墻,木門銅鎖,古樹參天,古居別致。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黨委委員溫惠婷介紹,玉水村是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態客家古村落之一,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梅州市新晉“網紅打卡地”。

“以前的路都不好走,現在路都好走了,我們的村子更美了……”廖秋香是梅州市梅州區西陽鎮直坑村建檔立卡幫扶戶,她在村里做保潔工作,直坑村這些年的變化她都看在眼里。現在有了工資收入,生活有了保障,閑暇之余,廖秋香喜歡刷刷短視頻,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二、電商賦能,旺了產業
電商的發展,為梅江的鄉村振興架起了一座“大橋”。近年來,梅江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在各鎮、街道多次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電商、微商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全力打通農村電商發展全鏈條,讓有創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實現在家創業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城鄉共享。
梅江區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梅州優品館”戰略合作備忘錄,幫助企業帶貨,提升梅江區名特優產品的影響力,振興特色產業,推動梅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11月21日,“梅州優品館”正式開館。該館商品涵蓋酒類、茶類、水果類、肉制品類、鹽煽食品類、特色小吃、特色副食、養生類、陶瓷類、電聲類等數十個類目,讓全國消費者通過"梅州優品館”,認識梅州、了解梅州優品、購買梅州最具特色的優質產品。
此外,今年以來,梅江區還開展了家520購物節、618汽車消費節、715梅州客家滋味云美食直播節、117家電惠民等一些列促消費活動,大力推進消費供給創新,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促進消費升級。
三、企業助力,富了農民
“2019年初,在對太平村實地考察后向西陽鎮政府和太平村建議,利用太平村的土地、農田優勢,引進優質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現代化農業。”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駐太平村工作隊隊長王永強回憶說。后經梅江區政府和西陽鎮政府牽頭,太平村引進梅州市強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太平村150畝土地,投資1200萬元建成大棚蔬菜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形式,即打造一村一品產業發展品牌,又安排了貧困戶到基地務工,增加勞動收入。

2019年,梅江區出臺《梅江區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發展富民興村產業。蔬菜、茶葉、稻米等產業實現集聚發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增至3家。新增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9家、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全區8個試點村2019年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比增92.78%。
生態優先,展現了美麗鄉村的“高顏值”;精準扶貧,鋪就了奔向小康的“幸福路”;產業引領,找到了富民興村的“金鑰匙”……展望“十四五”,梅江還將發揮“梅江所長”,融入“雙區”建設,在培育戰略性產業集群、人才流動、基礎設施、平臺載體、資金技術等方面拓展新空間、實現新發展。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浙江特色小鎮建設,我們能借鑒嗎?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