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莊鎮是如何搞鄉村振興的?
發布日期:2020-12-28 點擊數:329
上莊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8212戶、2.4萬人。近年來,上莊鎮依托信用管理良好基礎,以“文明實踐+信用管理”強化社會治理能力,現已高標準建成了1處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完成42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全覆蓋,圍繞發揮好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五大功能,“規學+自選”與“守正+創新”相結合,高質量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800多場次、參與3.3萬多人次,達到全鎮人口的137%,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熱烈氛圍,在集體增收、人居環境整治、扶貧幫困、垃圾分類、護林防火、疫情防控等工作中“一呼百應”,形成推動鄉村振興提檔加速的強大合力。
一、聚焦突出首位度,建好理論宣講的“中心陣地”
上莊鎮牢牢把握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工作目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提振精神、推動落實,統籌黨政領導干部、優秀農村干部、專業宣講團隊、先進道德典型、農村草根名嘴五方面宣講力量,把文明實踐所、站建成理論宣講“中心陣地”。
鎮黨委書記帶領全體班子成員,圍繞宣講上級政策、回應群眾關切、提振精神狀態、推動中心工作“沉下去”宣講,每月到聯系的村企,對群眾最關心的大政方針、民生實事和熱點問題深度解讀,促使廣大黨員群眾團結一心、凝神聚力,為加快發展貢獻力量。
上莊鎮遴選優秀農村干部,圍繞交流工作經驗、激發競賽精神、促使比學趕超“走上前”宣講,跨村跨片傳遞講政治的覺悟、講奉獻的精神、講實干的作風,促使形成實干風氣。
上莊鎮還邀請市級專業團隊,圍繞精準供給需求、補齊宣講短板“走進來”宣講,針對家庭文明創建、傳統文化傳承、垃圾分類新風尚等主題,講透上級政策、傳承優秀文化,促使以文化人。
上莊鎮每季度評選道德典型,圍繞發揮引領作用、引導價值取向、營造向善氛圍“做示范”宣講,用先進感人事跡感召群眾,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起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營造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社會風尚。從身邊好人、新鄉賢、致富能手、志愿者隊伍、鄉土文化人中選拔草根名嘴,圍繞貼近群眾生活、提升受眾接受度“樂起來”宣講,采取快板、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黨的理論政策、宣傳移風易俗。
二、聚焦增強凝聚力,搭建寓教于樂的“精神家園”
在春節、清明、端午、建軍、國慶、重陽等重要時間節點,上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引領發起“文明祭祀·綠色清明”“暖心過端午·粽情新時代”“銘記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暖心食堂開放日”等主題活動。
比如,建軍節開展的“銘記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升國旗、向軍旗敬禮、唱軍歌、講述抗戰歷史、與軍旗合影等有儀式感的活動,以及走訪慰問退伍軍人等活動,大力弘揚擁軍優屬優良傳統,營造尊崇軍人濃厚氛圍,引導帶動廣大群眾團結一心為加快發展貢獻力量。
上莊鎮在日常常態開展社科講座、技藝傳承、唱響紅歌、健身健體、典型表彰等活動。通過“競學競答競演新思想”環節,讓充滿儀式感的活動更有內涵,促使廣大群眾學思踐悟,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比如,志愿者在“唱響紅歌”活動中,用嘹亮紅歌,盡展感恩黨領導的心情和奮進新時代的豪邁,在“技藝傳承”活動中,通過志愿者剪出的生肖和花形,為村民送上喜慶和祝福,各類健康和科普知識講座,傳播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和生產知識。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巾幗志愿者跟隨文藝志愿者翩然起舞,健身健體變成新時尚,有效增進了鄰里和諧。依托“暖心食堂”文明實踐新陣地,利用“‘暖心食堂’開放日”和“餐前一刻鐘”等活動時機,充分發揮320名“巧廚娘”志愿者和文藝志愿者作用,組織開展健康知識宣講和老年手指操等保健活動,關愛老年人身體健康,開展“紅歌傳唱”活動,老革命、老前輩追憶艱苦歲月,感恩黨的關懷,開設“戲曲小課堂”,傳承弘揚京劇國粹,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全鎮570名80周歲以上的老人,既能吃好“一餐熱飯”,又有樂在其中的精神寄托。
三、聚焦提升動員力,厚植踐行文明的“志愿沃土”
上莊鎮從加強“志愿+信用”機制建設和強化信用激勵方式舉措兩個方面發力,持續提升信用管理激勵效能,推動志愿服務蓬勃發展。
一方面,加強“志愿+信用”機制與中心工作相融合的機制建設,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發展。出臺實行《上莊鎮關于在黨員隊伍中實施“信用考評+紅色指數”雙評價管理辦法》,正推與倒逼相結合,確保1562名黨員每月至少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樹牢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旗幟,強化黨員先鋒志愿服務引領。
找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著力點,從最能形成共識、最易共同參與、最快顯現成效的人居環境整治入手,出臺實施《上莊鎮關于以“網格+志愿服務+信用”治理機制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實施意見》,確保全鎮42個行政村每月發起衛生整治志愿服務200多場次、參與4000人次以上,持續激發廣大居民參與環境整治志愿服務的高漲熱情,保持志愿服務活力。
另一方面,上莊鎮加強志愿信用典型表彰,激發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熱情。全鎮2020年已大張旗鼓召開信用典型表彰大會163次,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班子成員、駐片領導和各村主要負責人,共同為志愿者典型發獎,累計發放信用基金42萬多元,涉及志愿者2.1萬多人次,起到了嘉許典型、激發熱情的重要作用,在各村建成信用超市等應用場所33處,采取集中領獎和超市自選相結合的形式,提升志愿信用激勵效果,持續激發廣大農村居民投身志愿服務熱情。
四、聚焦找準落腳點,打造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
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大局,上莊鎮在端午、中秋、春節等節日,開展為貧困群眾送溫暖系列活動30多場次,為416名貧困群眾送去慰問物資,辦理醫療費用報銷等手續,幫助清潔家庭環境衛生,提升了貧困群眾生活質量和脫貧攻堅成色。
上莊鎮在駐地開展禮讓斑馬線、煙頭不落地、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環境整治等文明創建志愿服活動120多場次,在農村開展環境整治志愿服活動2100多場次,志愿助力建設美麗庭院1500戶,有力提升精致上莊建設品質。在清明防火期等重要防火時間節點,510多名志愿者全面參與墓地清理、移風易俗宣講和現場防火勸導等志愿服務,守護上莊山青水藍。
疫情防控期間,面對鎮駐地800戶開放式商住樓、200余處門市房和11處路口的巨大防控壓力,上莊鎮130多名志愿者輪流上崗,擔當起守護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任,登記進出信息5100多人次,入戶摸查登記信息1200條,發放口罩3000多個,45個農村志愿服務分隊1500多名志愿者擔當農村疫情防控責任,摸排人員信息1300多條、發放口罩5萬多個、宣傳材料1.4萬多份,同時嚴格開展卡口值守和消毒防疫工作,開展“我為村民跑個腿”志愿服務,為全鎮居民筑起了安全防護墻。
大李家、鋪里等10個村由志愿者代替了保潔員,環境衛生常態化高標準保持。大李家、西澇、院前、尹家等21個村流轉的土地3100多畝土地,由鄉村創業志愿服務隊認領耕種,在“耕種管收”各個環節,以志愿服務代替機械以外用工,推動集體增收300多萬元,同時對增強村民的榮譽感和凝聚力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良好的治理基礎。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這個村子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做的太棒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聚焦突出首位度,建好理論宣講的“中心陣地”
上莊鎮牢牢把握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工作目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提振精神、推動落實,統籌黨政領導干部、優秀農村干部、專業宣講團隊、先進道德典型、農村草根名嘴五方面宣講力量,把文明實踐所、站建成理論宣講“中心陣地”。

上莊鎮遴選優秀農村干部,圍繞交流工作經驗、激發競賽精神、促使比學趕超“走上前”宣講,跨村跨片傳遞講政治的覺悟、講奉獻的精神、講實干的作風,促使形成實干風氣。
上莊鎮還邀請市級專業團隊,圍繞精準供給需求、補齊宣講短板“走進來”宣講,針對家庭文明創建、傳統文化傳承、垃圾分類新風尚等主題,講透上級政策、傳承優秀文化,促使以文化人。
上莊鎮每季度評選道德典型,圍繞發揮引領作用、引導價值取向、營造向善氛圍“做示范”宣講,用先進感人事跡感召群眾,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起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營造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社會風尚。從身邊好人、新鄉賢、致富能手、志愿者隊伍、鄉土文化人中選拔草根名嘴,圍繞貼近群眾生活、提升受眾接受度“樂起來”宣講,采取快板、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黨的理論政策、宣傳移風易俗。
二、聚焦增強凝聚力,搭建寓教于樂的“精神家園”
在春節、清明、端午、建軍、國慶、重陽等重要時間節點,上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引領發起“文明祭祀·綠色清明”“暖心過端午·粽情新時代”“銘記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暖心食堂開放日”等主題活動。
比如,建軍節開展的“銘記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升國旗、向軍旗敬禮、唱軍歌、講述抗戰歷史、與軍旗合影等有儀式感的活動,以及走訪慰問退伍軍人等活動,大力弘揚擁軍優屬優良傳統,營造尊崇軍人濃厚氛圍,引導帶動廣大群眾團結一心為加快發展貢獻力量。
上莊鎮在日常常態開展社科講座、技藝傳承、唱響紅歌、健身健體、典型表彰等活動。通過“競學競答競演新思想”環節,讓充滿儀式感的活動更有內涵,促使廣大群眾學思踐悟,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比如,志愿者在“唱響紅歌”活動中,用嘹亮紅歌,盡展感恩黨領導的心情和奮進新時代的豪邁,在“技藝傳承”活動中,通過志愿者剪出的生肖和花形,為村民送上喜慶和祝福,各類健康和科普知識講座,傳播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和生產知識。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巾幗志愿者跟隨文藝志愿者翩然起舞,健身健體變成新時尚,有效增進了鄰里和諧。依托“暖心食堂”文明實踐新陣地,利用“‘暖心食堂’開放日”和“餐前一刻鐘”等活動時機,充分發揮320名“巧廚娘”志愿者和文藝志愿者作用,組織開展健康知識宣講和老年手指操等保健活動,關愛老年人身體健康,開展“紅歌傳唱”活動,老革命、老前輩追憶艱苦歲月,感恩黨的關懷,開設“戲曲小課堂”,傳承弘揚京劇國粹,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全鎮570名80周歲以上的老人,既能吃好“一餐熱飯”,又有樂在其中的精神寄托。
三、聚焦提升動員力,厚植踐行文明的“志愿沃土”
上莊鎮從加強“志愿+信用”機制建設和強化信用激勵方式舉措兩個方面發力,持續提升信用管理激勵效能,推動志愿服務蓬勃發展。
一方面,加強“志愿+信用”機制與中心工作相融合的機制建設,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發展。出臺實行《上莊鎮關于在黨員隊伍中實施“信用考評+紅色指數”雙評價管理辦法》,正推與倒逼相結合,確保1562名黨員每月至少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樹牢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旗幟,強化黨員先鋒志愿服務引領。
找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著力點,從最能形成共識、最易共同參與、最快顯現成效的人居環境整治入手,出臺實施《上莊鎮關于以“網格+志愿服務+信用”治理機制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實施意見》,確保全鎮42個行政村每月發起衛生整治志愿服務200多場次、參與4000人次以上,持續激發廣大居民參與環境整治志愿服務的高漲熱情,保持志愿服務活力。
另一方面,上莊鎮加強志愿信用典型表彰,激發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熱情。全鎮2020年已大張旗鼓召開信用典型表彰大會163次,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班子成員、駐片領導和各村主要負責人,共同為志愿者典型發獎,累計發放信用基金42萬多元,涉及志愿者2.1萬多人次,起到了嘉許典型、激發熱情的重要作用,在各村建成信用超市等應用場所33處,采取集中領獎和超市自選相結合的形式,提升志愿信用激勵效果,持續激發廣大農村居民投身志愿服務熱情。

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大局,上莊鎮在端午、中秋、春節等節日,開展為貧困群眾送溫暖系列活動30多場次,為416名貧困群眾送去慰問物資,辦理醫療費用報銷等手續,幫助清潔家庭環境衛生,提升了貧困群眾生活質量和脫貧攻堅成色。
上莊鎮在駐地開展禮讓斑馬線、煙頭不落地、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環境整治等文明創建志愿服活動120多場次,在農村開展環境整治志愿服活動2100多場次,志愿助力建設美麗庭院1500戶,有力提升精致上莊建設品質。在清明防火期等重要防火時間節點,510多名志愿者全面參與墓地清理、移風易俗宣講和現場防火勸導等志愿服務,守護上莊山青水藍。
疫情防控期間,面對鎮駐地800戶開放式商住樓、200余處門市房和11處路口的巨大防控壓力,上莊鎮130多名志愿者輪流上崗,擔當起守護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任,登記進出信息5100多人次,入戶摸查登記信息1200條,發放口罩3000多個,45個農村志愿服務分隊1500多名志愿者擔當農村疫情防控責任,摸排人員信息1300多條、發放口罩5萬多個、宣傳材料1.4萬多份,同時嚴格開展卡口值守和消毒防疫工作,開展“我為村民跑個腿”志愿服務,為全鎮居民筑起了安全防護墻。
大李家、鋪里等10個村由志愿者代替了保潔員,環境衛生常態化高標準保持。大李家、西澇、院前、尹家等21個村流轉的土地3100多畝土地,由鄉村創業志愿服務隊認領耕種,在“耕種管收”各個環節,以志愿服務代替機械以外用工,推動集體增收300多萬元,同時對增強村民的榮譽感和凝聚力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良好的治理基礎。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這個村子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做的太棒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