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莊、農業公園如何做創意規劃?
發布日期:2021-01-12 點擊數:106
鄉村振興戰略的推行,很多人開始搞鄉村旅游、休閑農莊,開發鄉村旅游和休閑農莊的多了,難免會有雷同,如果千村一面,還不如省點錢做別的事情,做休閑農莊是為了讓當地居民脫貧致富,最終實現鄉村振興,如果休閑農莊做了,最后倒閉了,那是完全背離這個目標的。怎么才能長期發展?就需要創意。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帶你了解休閑農莊、農業公園如何做創意規劃?
1、改造老房子
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快速進展,很多村莊合并、消失,越來越稀少的老房子本身就是一種珍貴的旅游資源。因此,保留老房子的外貌,保護村莊原有結構,賦予它現代化、藝術化的內涵,這是吸引城里人的創意點。
廢舊的磚瓦、破碎的門當、木器等皆可重新組合成各種裝飾品或賦予其新的功能:馬槽可以鋪上玻璃當咖啡桌;磨盤用木頭支起來就是一個飯桌,放在水池中可做成流水景觀;籮筐就是雜物盒;舊報紙糊墻,舊的年畫張貼出來,各種獎狀、證書也可以裝框掛起來。村委會舊址可作為接待中心,村民的活動中心。
場地可作為休閑文化廣場,魚塘、庭前院后的老樹等都是值得打造的景觀節點,種植當地常用的綠化樹種,用久磚瓦修補道路,將老房子連點成片,形成聚落。總之,一切皆可找到合適的位置、合適的身份,沒有一件廢物。
2、展示老物件
收集各種村民使用過的生活用品、娛樂用品、農具工具、牲畜用品,開個老物件展覽館。花轎、煤油燈、千層底、頂指、織布機、風箱、蚊帳、馬桶、斗、背籠、面缸、油罐、米面籃、米篩、簸箕、木桶、吹火筒、鐮刀、掃帚、木锨、犁耙、雞毛撣、對杵舀、蒜臼、鍘草刀、算盤、蓑衣、斗笠、油紙傘、馬車、毛主席像、縫紉機、桌椅、暖壺、搪瓷缸、電扇收音機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稀罕物。
3、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農業遺產
要想留住游客就要增加體驗活動,增強互動性、參與性、娛樂性。比如農作物科普、農耕體驗、采摘、民俗節日活動、趕大集、農家飯等;并展示納鞋底、剪紙、捏面人、糊燈籠以及各種編織刺繡、各種糕點、各種傳統小吃、各種木工、各種泥瓦工、各種燒制、各種縫制等遺留下來的傳統農村生活技藝。
4、打造文化名片
如果感覺老房子、老物件、老手藝都太土,可以打造文化名片。比如根據當地的種植特色,打造芝麻(玉米、蔬菜、蘋果)主題文化;從民俗文化中攫取婚慶主題文化、農舍主題文化、刺繡主題文化、科舉主題文化、市集主題文化、工藝品主題文化等等。或者脫離鄉村題材,引入藝術主題,邀請一些藝術家在那里搞創作,逐步形成藝術氛圍。比如登封農舍里的“十方精舍”,專門用來畫畫、搞畫展、教學、會友,吸引八面雅客。
5、創建活動基地
很多集體活動,如果在市區內有場地方面的局限,如果移到戶外就比較恰當些,比如很多公司的擴展培訓。還有一些學校有戶外寫生、踏青、郊游、科普、聯誼等方面的需求,如果能夠打造一些這方面的基地,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如果資金具備,搞一些攝影基地也是蠻不錯的。
綜上所述,結合自身條件和文化內涵的項目開發在休閑農莊、鄉村旅游的建設中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
上一篇:實現“十四五”鄉村振興目標,關鍵是什么?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改造老房子
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快速進展,很多村莊合并、消失,越來越稀少的老房子本身就是一種珍貴的旅游資源。因此,保留老房子的外貌,保護村莊原有結構,賦予它現代化、藝術化的內涵,這是吸引城里人的創意點。

場地可作為休閑文化廣場,魚塘、庭前院后的老樹等都是值得打造的景觀節點,種植當地常用的綠化樹種,用久磚瓦修補道路,將老房子連點成片,形成聚落。總之,一切皆可找到合適的位置、合適的身份,沒有一件廢物。
2、展示老物件
收集各種村民使用過的生活用品、娛樂用品、農具工具、牲畜用品,開個老物件展覽館。花轎、煤油燈、千層底、頂指、織布機、風箱、蚊帳、馬桶、斗、背籠、面缸、油罐、米面籃、米篩、簸箕、木桶、吹火筒、鐮刀、掃帚、木锨、犁耙、雞毛撣、對杵舀、蒜臼、鍘草刀、算盤、蓑衣、斗笠、油紙傘、馬車、毛主席像、縫紉機、桌椅、暖壺、搪瓷缸、電扇收音機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稀罕物。
3、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農業遺產
要想留住游客就要增加體驗活動,增強互動性、參與性、娛樂性。比如農作物科普、農耕體驗、采摘、民俗節日活動、趕大集、農家飯等;并展示納鞋底、剪紙、捏面人、糊燈籠以及各種編織刺繡、各種糕點、各種傳統小吃、各種木工、各種泥瓦工、各種燒制、各種縫制等遺留下來的傳統農村生活技藝。

如果感覺老房子、老物件、老手藝都太土,可以打造文化名片。比如根據當地的種植特色,打造芝麻(玉米、蔬菜、蘋果)主題文化;從民俗文化中攫取婚慶主題文化、農舍主題文化、刺繡主題文化、科舉主題文化、市集主題文化、工藝品主題文化等等。或者脫離鄉村題材,引入藝術主題,邀請一些藝術家在那里搞創作,逐步形成藝術氛圍。比如登封農舍里的“十方精舍”,專門用來畫畫、搞畫展、教學、會友,吸引八面雅客。
5、創建活動基地
很多集體活動,如果在市區內有場地方面的局限,如果移到戶外就比較恰當些,比如很多公司的擴展培訓。還有一些學校有戶外寫生、踏青、郊游、科普、聯誼等方面的需求,如果能夠打造一些這方面的基地,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如果資金具備,搞一些攝影基地也是蠻不錯的。
綜上所述,結合自身條件和文化內涵的項目開發在休閑農莊、鄉村旅游的建設中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
上一篇:實現“十四五”鄉村振興目標,關鍵是什么?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