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打造休閑農莊,既能省錢還能盈利?
發布日期:2021-03-04 點擊數:174
農莊的特殊性,決定了必然要走輕資產路線,即使你口袋里滿是錢,也不能整的太高大上。這次滿世界亂竄的病毒,更是讓我們明白,在形勢多變的今天,控制成本是經營的必選項。但輕資產絕對不是眾籌招商那么簡單,它是一個極可能傷筋動骨的技術活兒。
許多農莊在建設時,抱著在山里建設宛如“農業迪斯尼”的宏偉圖景,卻建著建著,就成了隨意、小型的農莊。其原因多是因項目沒建幾個,資金鏈就快斷了。今天小編帶你了解如何規劃打造休閑農莊,既能省錢還能盈利?
一、休閑農莊的主要成本
首先,我們要了解休閑農業少不了的幾塊大成本:拿地成本;規劃基建成本;人工成本;項目設計運營成本,包括后續運營維護費用。
一般來講,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平均成本的預算投入在1萬元/畝左右,也就是說按1畝地1萬塊錢的比例,來設計預算比較穩妥;初次做休閑農莊的話,除非財力雄厚,最好不超過200畝為佳。前期穩扎穩打,等整個現金流可以流動的時候,再加大投資,切忌想一口吃個胖子。
除了以上成本外,做休閑農業的特性,還有一個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的冰山下的成本,日常運營中的閑置成本,就是季節性閑置費用。行內有句話說,休閑農業是用200天的營業時間來支付365天營業成本的行業。為什么?大多數的休閑農莊、農業公園是節假日來客,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時間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員工沒事做還要開工資,還會東想西想。
提醒:休閑農業的投資人或老板,其實完全可以有很多種省錢的方法,打造一個輕資產的休閑農莊。
從哪些地方省錢?休閑農莊有哪幾大成本,就從哪些重頭成本環節省錢。只要掌握好方法,從拿地、選址拿項目,到建設、人工、再到項目設計,可以省數百數千萬上億的錢,讓你想象不到!
二、怎么從拿地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現在農地的拿地成本其實不低。休閑農業興起之初,拿地成本,也就是每年的土地租金基本不過200-300一畝,甚至低到幾十元一畝。隨著休閑農業和土地流轉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全國普遍超過1000元/畝,遇到高的地方,1500元/畝以上的也不奇怪。這樣一兩千畝的地,不算一二三產種養和建設,光每年的拿地成本就是一兩百萬。
拿地怎么省錢?對一些國家政策特殊支持的土地進行租賃,最省錢;其次,流轉農用地的,盡量不從單個農民手里流轉,從政府手里集中拿地。都能節省拿地成本。
國家政策特殊支持的土地,比如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舊礦區的生態恢復、法制基地等等。偏僻的荒地,可能省70-80%的成本都不止。還有,盡量選丘陵荒地,少占良田,選空置率高的空心村,都能節省很大征地費用。
所以,建議拿地前做好項目前期策劃和開發方案,贏得當地政府部門與村民認可,會讓你受益多多。
三、怎么從選址、拿項目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1) 租賃或接收別人賠錢的農莊,進行運營
很多農莊都在賠錢經營,水電路齊全,廁所、停車場、餐廳、住宿一樣不少,就想找合作伙伴或者將園子盤出去,這樣的園區條件合適時就適合盤過來做,而且省去很多前期投入成本。
(2) 在景區切一塊地方經營
做農莊要學會借勢,很多景區不僅配套成熟,人流量還多,在這樣的地方包一塊地,做親子農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四、怎么從規劃和建設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那么農莊規劃就要將投入產出比的預算做好,盡量從開始就采用輕資產模式;降低公司資本投入、特別是生產領域內的大量固定資產投入。
具體說,如果本身自然條件好,盡量不要多動土,充分利用自然、農業資源和好地形條件,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和建設。如果自然條件不好,可借助于園林建造和景觀設計的理念,用農作物和苗木花卉來造景。
五、怎么從項目的軟硬件設計和運營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如果有創意,農莊都能不花錢,變廢為寶。比如,廢礦泉水瓶能變身鮮花,廢鐵盆能替代昂貴的花盆,廢鐵碗搖身一變,就成了新鮮的蘑菇,等等。這種做法,既省掉一筆硬件費,農莊還能秒變“高大上”,還擁有了屬于自己的IP,大大提升農場逼格。莊園里有這樣的“風景”,相信會有不少游客爭相拍攝。
做親子農莊的理念是“輕投資,重運營;淺開發,深研發;輕設施,重內容”,其實,這個思路很大程度上也適合于休閑農業——尤其是財力有限的中小農莊主,更值得好好琢磨。
多用項目運營代替硬件建設,多用創意代替設施。不一定非得是價值數十萬數百萬的繁華游樂場、光怪陸離的光影設備。一個土沙坑,幾件破衣衫,就能設計成一個個可以營收的項目,日常還不需要專門養人來運營維護,省的錢何止成千上萬?
六、怎么從人工成本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園區人員配置,專業運營管理人才、大學畢業生、當地淳樸的農民伯伯3合一。第一種人要精要少,城里的白領也難招,因為休閑農業的項目通常都遠在市郊,鄉村生活相對辛苦單調,不如大都市生活娛樂便利,相對的待遇也要更高。所以,少從城市派人,盡量招當地人。
雇傭當地的留守老農和婦孺,成本是比較低的。優先招當地人,既可以省成本,也利于獲得當地政府的政策資金扶持和居民的認可。
七、怎么從外包和平臺化運營中,省成千上萬的錢?
許多游樂項目,看似初期成本不大,但是非一次性投入。后期往往要配專人長期維護,那個成本就不少了。做休閑農業(包括家庭農莊、農業公園、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的大忌:越做養的人越多,資產越重!有位過來人曾感嘆道:“項目越多,工人越多,工資越多,死得越慘!”
運用外包,和平臺化思維,可以盡量少投入,少養人,實行“輕資產”化運營。外包不用說,單說平臺化思維。游樂項目可以直接對外合作引進,可以先租后建甚至只租不建,甚至引進過來不但不出錢,相反還收租金。
所謂平臺思維是指,核心項目自建,不過其他項目不一定想著什么都是自己來干。可以合作,可以聯營,也可以外包收租金。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比如北京有名的休閑農莊花仙子萬花園,在引進馬術俱樂部的項目時,就采取了合作分成的模式。這就要想清楚,自己的主營收入在哪里,其他的,統統可以外包或者聯營。這樣投入更少,資產更輕,收入更穩定。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鄉村振興之關鍵?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許多農莊在建設時,抱著在山里建設宛如“農業迪斯尼”的宏偉圖景,卻建著建著,就成了隨意、小型的農莊。其原因多是因項目沒建幾個,資金鏈就快斷了。今天小編帶你了解如何規劃打造休閑農莊,既能省錢還能盈利?
一、休閑農莊的主要成本

一般來講,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平均成本的預算投入在1萬元/畝左右,也就是說按1畝地1萬塊錢的比例,來設計預算比較穩妥;初次做休閑農莊的話,除非財力雄厚,最好不超過200畝為佳。前期穩扎穩打,等整個現金流可以流動的時候,再加大投資,切忌想一口吃個胖子。
除了以上成本外,做休閑農業的特性,還有一個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的冰山下的成本,日常運營中的閑置成本,就是季節性閑置費用。行內有句話說,休閑農業是用200天的營業時間來支付365天營業成本的行業。為什么?大多數的休閑農莊、農業公園是節假日來客,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時間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員工沒事做還要開工資,還會東想西想。
提醒:休閑農業的投資人或老板,其實完全可以有很多種省錢的方法,打造一個輕資產的休閑農莊。
從哪些地方省錢?休閑農莊有哪幾大成本,就從哪些重頭成本環節省錢。只要掌握好方法,從拿地、選址拿項目,到建設、人工、再到項目設計,可以省數百數千萬上億的錢,讓你想象不到!
二、怎么從拿地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現在農地的拿地成本其實不低。休閑農業興起之初,拿地成本,也就是每年的土地租金基本不過200-300一畝,甚至低到幾十元一畝。隨著休閑農業和土地流轉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全國普遍超過1000元/畝,遇到高的地方,1500元/畝以上的也不奇怪。這樣一兩千畝的地,不算一二三產種養和建設,光每年的拿地成本就是一兩百萬。
拿地怎么省錢?對一些國家政策特殊支持的土地進行租賃,最省錢;其次,流轉農用地的,盡量不從單個農民手里流轉,從政府手里集中拿地。都能節省拿地成本。
國家政策特殊支持的土地,比如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舊礦區的生態恢復、法制基地等等。偏僻的荒地,可能省70-80%的成本都不止。還有,盡量選丘陵荒地,少占良田,選空置率高的空心村,都能節省很大征地費用。
所以,建議拿地前做好項目前期策劃和開發方案,贏得當地政府部門與村民認可,會讓你受益多多。
三、怎么從選址、拿項目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1) 租賃或接收別人賠錢的農莊,進行運營
很多農莊都在賠錢經營,水電路齊全,廁所、停車場、餐廳、住宿一樣不少,就想找合作伙伴或者將園子盤出去,這樣的園區條件合適時就適合盤過來做,而且省去很多前期投入成本。
(2) 在景區切一塊地方經營
做農莊要學會借勢,很多景區不僅配套成熟,人流量還多,在這樣的地方包一塊地,做親子農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四、怎么從規劃和建設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那么農莊規劃就要將投入產出比的預算做好,盡量從開始就采用輕資產模式;降低公司資本投入、特別是生產領域內的大量固定資產投入。
具體說,如果本身自然條件好,盡量不要多動土,充分利用自然、農業資源和好地形條件,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和建設。如果自然條件不好,可借助于園林建造和景觀設計的理念,用農作物和苗木花卉來造景。
五、怎么從項目的軟硬件設計和運營上,省成千上萬的錢?
如果有創意,農莊都能不花錢,變廢為寶。比如,廢礦泉水瓶能變身鮮花,廢鐵盆能替代昂貴的花盆,廢鐵碗搖身一變,就成了新鮮的蘑菇,等等。這種做法,既省掉一筆硬件費,農莊還能秒變“高大上”,還擁有了屬于自己的IP,大大提升農場逼格。莊園里有這樣的“風景”,相信會有不少游客爭相拍攝。
做親子農莊的理念是“輕投資,重運營;淺開發,深研發;輕設施,重內容”,其實,這個思路很大程度上也適合于休閑農業——尤其是財力有限的中小農莊主,更值得好好琢磨。
多用項目運營代替硬件建設,多用創意代替設施。不一定非得是價值數十萬數百萬的繁華游樂場、光怪陸離的光影設備。一個土沙坑,幾件破衣衫,就能設計成一個個可以營收的項目,日常還不需要專門養人來運營維護,省的錢何止成千上萬?

園區人員配置,專業運營管理人才、大學畢業生、當地淳樸的農民伯伯3合一。第一種人要精要少,城里的白領也難招,因為休閑農業的項目通常都遠在市郊,鄉村生活相對辛苦單調,不如大都市生活娛樂便利,相對的待遇也要更高。所以,少從城市派人,盡量招當地人。
雇傭當地的留守老農和婦孺,成本是比較低的。優先招當地人,既可以省成本,也利于獲得當地政府的政策資金扶持和居民的認可。
七、怎么從外包和平臺化運營中,省成千上萬的錢?
許多游樂項目,看似初期成本不大,但是非一次性投入。后期往往要配專人長期維護,那個成本就不少了。做休閑農業(包括家庭農莊、農業公園、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的大忌:越做養的人越多,資產越重!有位過來人曾感嘆道:“項目越多,工人越多,工資越多,死得越慘!”
運用外包,和平臺化思維,可以盡量少投入,少養人,實行“輕資產”化運營。外包不用說,單說平臺化思維。游樂項目可以直接對外合作引進,可以先租后建甚至只租不建,甚至引進過來不但不出錢,相反還收租金。
所謂平臺思維是指,核心項目自建,不過其他項目不一定想著什么都是自己來干。可以合作,可以聯營,也可以外包收租金。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比如北京有名的休閑農莊花仙子萬花園,在引進馬術俱樂部的項目時,就采取了合作分成的模式。這就要想清楚,自己的主營收入在哪里,其他的,統統可以外包或者聯營。這樣投入更少,資產更輕,收入更穩定。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鄉村振興之關鍵?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