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理想的鄉村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發布日期:2021-03-26 點擊數:305
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也是一個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鄉村振興具有豐富的內涵,包括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振興。在這五個振興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是產業和人才的振興,因此,鄉村產業的選擇與人才隊伍的建設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那么鄉村振興,大家理想中的鄉村是個什么樣子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1、不是為了旅游和交易,只是人居環境更好
鄉村的振興,不是讓鄉村旅游化、鄉村地產化、生產大農業化。因為,絕大多數鄉村,不具備這個條件,也不應該完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當下的問題是,凡是想振興的鄉村,皆都想如此。可見,人心的浮躁與急功近利。這樣做是不對的,甚至是一種嚴重錯誤。
呼吁:對大多數鄉村,能把鄉村風貌規建好,底蘊挖掘出來,村里的公共服務、公益事業做好,做出現代性,已經很了不起啦。
2、理性的鄉村,追求生態環境的天然
當前鄉村最大的問題,是村內的臟亂差,村域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村域內天地人關系的微生態環境,遭遇到了持續的嚴重破壞,已經很不和諧。
忠告:如何轉變生產行為,轉變用榨取的手段,從土壤中獲取最大收益回報的行為,才是興村重點。
3、生產的現代化和生態化
生產的現代化,主要指生產的機械化、信息化、綠色化和可溯源化。生產的生態化,主要指生產的發展保護化、生態健康化、環境友好化。總的來說,就是生態效益最大化,而不是過去單純的經濟利益最大化。
4、地是地,村是村:生產和生活要分離
過去的鄉村是三生融合的鄉村,生產、生活、生命是混合在一起的,是一種農耕型生態文明模式,村莊和農地是不分家的。現在的鄉村,要實現振興,一個重要發展目標,是推動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的適度分離。適合大農業生產的地方,村子的功能更多體現為生活。村域家庭農場式的鄉村,村民不必完全再以農為業。
5、實現從小農經濟到小國寡民的觀念轉變
人是文化的符號,血液中流淌著文化的基因。中國文化的根基,除了近現代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建設文化,更多是遙遠的,處于歷史深處的,深沉農耕文化。農耕文化的本質是什么?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小國寡民。其實,每個人的意識深處,都流淌著這樣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這種文化基因的生命力很強大,是中華文明能夠綿延5000年的內在精髓所在。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商業地產項目規劃運營管理需要注意這幾點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不是為了旅游和交易,只是人居環境更好
鄉村的振興,不是讓鄉村旅游化、鄉村地產化、生產大農業化。因為,絕大多數鄉村,不具備這個條件,也不應該完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當下的問題是,凡是想振興的鄉村,皆都想如此。可見,人心的浮躁與急功近利。這樣做是不對的,甚至是一種嚴重錯誤。

2、理性的鄉村,追求生態環境的天然
當前鄉村最大的問題,是村內的臟亂差,村域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村域內天地人關系的微生態環境,遭遇到了持續的嚴重破壞,已經很不和諧。
忠告:如何轉變生產行為,轉變用榨取的手段,從土壤中獲取最大收益回報的行為,才是興村重點。
3、生產的現代化和生態化
生產的現代化,主要指生產的機械化、信息化、綠色化和可溯源化。生產的生態化,主要指生產的發展保護化、生態健康化、環境友好化。總的來說,就是生態效益最大化,而不是過去單純的經濟利益最大化。
4、地是地,村是村:生產和生活要分離
過去的鄉村是三生融合的鄉村,生產、生活、生命是混合在一起的,是一種農耕型生態文明模式,村莊和農地是不分家的。現在的鄉村,要實現振興,一個重要發展目標,是推動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的適度分離。適合大農業生產的地方,村子的功能更多體現為生活。村域家庭農場式的鄉村,村民不必完全再以農為業。

人是文化的符號,血液中流淌著文化的基因。中國文化的根基,除了近現代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建設文化,更多是遙遠的,處于歷史深處的,深沉農耕文化。農耕文化的本質是什么?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小國寡民。其實,每個人的意識深處,都流淌著這樣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這種文化基因的生命力很強大,是中華文明能夠綿延5000年的內在精髓所在。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nbmdkl.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商業地產項目規劃運營管理需要注意這幾點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