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旅規劃,這5點要關注
發布日期:2021-08-16 點擊數:112
隨著人民休閑生活方式的發展,文旅產業在實現文化賦能、旅游拉動的新發展格局上愈發重要。 而且當前我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城鄉差距、區域差距依然存在,文化和旅游產品的供給和需求不完全匹配,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突發公共事件等也將給文化和旅游發展帶來不確定性。那么“十四五”文旅規劃,要關注哪5點呢?
1、“十四五”文旅發展規劃出爐:推進完善休閑和帶薪休假制度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新鮮出爐,規劃指出,要推進完善國民休閑和帶薪休假制度,創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完善低票價、劇場開放日等舉措,鼓勵各地舉辦消費季、消費月,鼓勵支持青年主播和博主開展對外文化推廣。與此同時,規劃還提出,要深入推進大眾旅游,要增加旅游惠民措施,推動完善國民休閑和帶薪休假等制度,引導各地制定實施門票優惠補貼等政策。規劃提出,將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產品、旅游線路,開發體驗性強、互動性強的旅游項目,增加旅游惠民措施,加大旅游公共服務力度。推動完善國民休閑和帶薪休假等制度。引導各地制定實施門票優惠補貼等政策。此外,規劃還提出將完善 A 級旅游景區評定和復核機制,有序推動旅游景區提質擴容。以景區、度假區、旅游休閑城市等為依托,打造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
2、文旅部:“十四五”期間將推進預約、錯峰、限量常態化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要積極發展智慧旅游,加強旅游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互聯網+旅游”,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發展。規劃強調,要加強智慧旅游相關標準建設,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創新企業和示范項目。推進預約、錯峰、限量常態化,建設景區監測設施和大數據平臺。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務體驗為導向,推動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模式創新。培育云旅游、云直播,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鼓勵定制、體驗、智能、互動等消費新模式發展,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
3、我國將認定一批高等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要創新旅游產品體系,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提高供給能力和水平。其中,特別提出要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推動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和線路建設。規劃指出,要認定一批高等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推廣自駕游精品線路,支持營地合理設置與自駕車旅居車相配套的服務設施。此外,還將依托鐵路、郵輪、房車營地及自駕游等產品和線路,推動形成多程聯運的一體化格局。
4、“十四五”期間,黃河流域將打造一批標志性文化旅游項目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規劃表示,要建設黃河文化遺產廊道:以黃河干流的流經縣區為主要范圍,以人類起源、文明歷程、生產生活、水利遺產、水陸交通、藝術薈萃、民族融合、人文景觀、革命傳統等主題為主要內容,多層次呈現黃河文化遺產資源的豐富內涵,加強安陽殷墟、漢長安城、隋唐洛陽城和重要石窟寺等遺址保護。此外,規劃強調,要加強沿黃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黃河流域部分縣(市、區)為重點,打造一批具有標志性的文化旅游項目。
5、文旅部: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旅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完善投融資服務,深化文化、旅游與金融合作,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化和旅游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規劃強調,擴大文化和旅游企業直接融資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游企業上市融資、再融資和并購重組,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引導各類產業基金投資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推廣文化和旅游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模式。完善文化和旅游企業信用體系,健全市場化融資擔保機制。推動文化和旅游基礎設施納入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范圍。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鄉村產業振興存在哪些問題?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十四五”文旅發展規劃出爐:推進完善休閑和帶薪休假制度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新鮮出爐,規劃指出,要推進完善國民休閑和帶薪休假制度,創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完善低票價、劇場開放日等舉措,鼓勵各地舉辦消費季、消費月,鼓勵支持青年主播和博主開展對外文化推廣。與此同時,規劃還提出,要深入推進大眾旅游,要增加旅游惠民措施,推動完善國民休閑和帶薪休假等制度,引導各地制定實施門票優惠補貼等政策。規劃提出,將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產品、旅游線路,開發體驗性強、互動性強的旅游項目,增加旅游惠民措施,加大旅游公共服務力度。推動完善國民休閑和帶薪休假等制度。引導各地制定實施門票優惠補貼等政策。此外,規劃還提出將完善 A 級旅游景區評定和復核機制,有序推動旅游景區提質擴容。以景區、度假區、旅游休閑城市等為依托,打造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
2、文旅部:“十四五”期間將推進預約、錯峰、限量常態化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要積極發展智慧旅游,加強旅游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互聯網+旅游”,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發展。規劃強調,要加強智慧旅游相關標準建設,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創新企業和示范項目。推進預約、錯峰、限量常態化,建設景區監測設施和大數據平臺。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務體驗為導向,推動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模式創新。培育云旅游、云直播,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鼓勵定制、體驗、智能、互動等消費新模式發展,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
3、我國將認定一批高等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要創新旅游產品體系,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提高供給能力和水平。其中,特別提出要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推動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和線路建設。規劃指出,要認定一批高等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推廣自駕游精品線路,支持營地合理設置與自駕車旅居車相配套的服務設施。此外,還將依托鐵路、郵輪、房車營地及自駕游等產品和線路,推動形成多程聯運的一體化格局。
4、“十四五”期間,黃河流域將打造一批標志性文化旅游項目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規劃表示,要建設黃河文化遺產廊道:以黃河干流的流經縣區為主要范圍,以人類起源、文明歷程、生產生活、水利遺產、水陸交通、藝術薈萃、民族融合、人文景觀、革命傳統等主題為主要內容,多層次呈現黃河文化遺產資源的豐富內涵,加強安陽殷墟、漢長安城、隋唐洛陽城和重要石窟寺等遺址保護。此外,規劃強調,要加強沿黃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黃河流域部分縣(市、區)為重點,打造一批具有標志性的文化旅游項目。
5、文旅部: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旅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完善投融資服務,深化文化、旅游與金融合作,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化和旅游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規劃強調,擴大文化和旅游企業直接融資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游企業上市融資、再融資和并購重組,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引導各類產業基金投資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推廣文化和旅游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模式。完善文化和旅游企業信用體系,健全市場化融資擔保機制。推動文化和旅游基礎設施納入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范圍。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鄉村產業振興存在哪些問題?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