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規劃設計以后該怎么干?
發布日期:2021-09-02 點擊數:166
鄉村振興,可以說是城鄉間的要素流動,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激發鄉村本身內在動力,使鄉村價值得以充分體現的過程,從而達到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目的。新時代的鄉村與城市共同構成優質生產生活圈,作為優質生活、傳統文化的載體,發揮其在良好生態環境、文化休閑、詩意棲居等方面的突出作用。那么村莊規劃設計以后該怎么干?咱們看一下下面兩點。
一、在推動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中,為什么要強調村莊規劃的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要“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將村莊規劃定位為城鎮開發邊界外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鄉村地區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各地近年來的實踐也表明,村莊規劃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從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到建設美麗鄉村,其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搞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建設行動,必須做好村莊規劃,這有利于理清村莊發展思路,明確村莊定位、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有利于科學布局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盡可能多地保留鄉村原有地貌和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好鄉村自然風光和田園景觀;有利于統籌安排各類資源,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引導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堅持村莊規劃引領,做到發展有遵循、建設有依據,確保鄉村振興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村莊規劃中如何保護好鄉村特色風貌?
鄉村風貌是指基于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人文傳統所形成的可感知的景觀特征和文化內涵,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田園風光、有序的村莊格局、獨特的鄉村建筑等有形物質環境,鄉村特色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非物質文化,也往往會以某種文化符號的形式體現在自然環境和人工建設等物質載體上。鄉村特色風貌不是孤立的,會受到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發展水平、鄉村治理能力、村民認知意愿、制度政策變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鄉村風貌保護,多次強調鄉村建設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村莊規劃工作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風貌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強化鄉村特色風貌保護。一是開展鄉村特色風貌的基礎調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自然山水本底和歷史文化遺存。二是強化底線約束,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歷史文化保護線、村莊建設邊界等各類空間管控邊界,將不挖山、不填湖、不毀林,保護好鄉村的山水格局、田園風光、歷史文化資源作為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三是堅持城鄉融合,合理確定村莊分類,優化村莊布點,嚴格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防止不切實際盲目拆村并居。四是加強對鄉村各類建設的引導,明確建筑高度、開發強度等空間形態管控要求,體現鄉土田園特色和風土人情,避免照搬城市的規劃設計手法。另外,各地還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的建設材料,發揮當地能工巧匠的作用,體現當地特點和建筑風格。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鄉村旅游規劃開發的難點在哪里?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在推動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中,為什么要強調村莊規劃的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要“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將村莊規劃定位為城鎮開發邊界外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鄉村地區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各地近年來的實踐也表明,村莊規劃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從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到建設美麗鄉村,其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搞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建設行動,必須做好村莊規劃,這有利于理清村莊發展思路,明確村莊定位、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有利于科學布局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盡可能多地保留鄉村原有地貌和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好鄉村自然風光和田園景觀;有利于統籌安排各類資源,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引導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堅持村莊規劃引領,做到發展有遵循、建設有依據,確保鄉村振興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村莊規劃中如何保護好鄉村特色風貌?
鄉村風貌是指基于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人文傳統所形成的可感知的景觀特征和文化內涵,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田園風光、有序的村莊格局、獨特的鄉村建筑等有形物質環境,鄉村特色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非物質文化,也往往會以某種文化符號的形式體現在自然環境和人工建設等物質載體上。鄉村特色風貌不是孤立的,會受到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發展水平、鄉村治理能力、村民認知意愿、制度政策變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鄉村風貌保護,多次強調鄉村建設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村莊規劃工作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風貌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強化鄉村特色風貌保護。一是開展鄉村特色風貌的基礎調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自然山水本底和歷史文化遺存。二是強化底線約束,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歷史文化保護線、村莊建設邊界等各類空間管控邊界,將不挖山、不填湖、不毀林,保護好鄉村的山水格局、田園風光、歷史文化資源作為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三是堅持城鄉融合,合理確定村莊分類,優化村莊布點,嚴格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防止不切實際盲目拆村并居。四是加強對鄉村各類建設的引導,明確建筑高度、開發強度等空間形態管控要求,體現鄉土田園特色和風土人情,避免照搬城市的規劃設計手法。另外,各地還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的建設材料,發揮當地能工巧匠的作用,體現當地特點和建筑風格。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鄉村旅游規劃開發的難點在哪里?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