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六安是如何通過文旅融合激活鄉村振興的?
發布日期:2021-10-13 點擊數:78
大山深處,一場蒙蒙秋雨突如其來,門前的石徑落葉紛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陳澤申抓起掃帚,將這條連接家門口和村道的山間小路仔細清掃干凈,連石縫里的枯枝也都小心地撿起來,生怕絆住往來的游客。
這是一個尋常的周末上午,也是陳澤申忙碌的開始。不少游客自駕前來,呼吸山中的新鮮空氣,買買山中的土特產品,感受革命老區厚重的紅色歷史,也看看鄉村振興的新景象。
而這一切變化,正是源于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的考察。老陳(陳澤申)家門口的墻上掛著一塊小牌子,牌子上寫道: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脫貧攻堅走訪戶陳澤申家。
5年時間,老陳生活已翻天覆地,而他并不是個例。
近年來,六安市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圍繞“一心一廊、一谷一帶、一嶺一庫”六大平臺,堅持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結合鄉村振興、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等戰略,連續實施加快旅游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讓文旅融合成為六安市全域鄉村振興、跨越式發展的新動能,蹚出了一條適合六安發展的道路。
據統計,六安市的紅色及鄉村旅游游客占比超過60%,已累計帶動約10萬人脫貧。老百姓們就近創業,吃上了“旅游飯”,不光走出了貧困,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家中迎客: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力量”
白墻、灰瓦、紅磚,這是再普通不過的農戶之家,如今承載著大灣村鄉村振興的夢想。來訪的游客在老屋里走一圈,可以感受到老陳曾經的苦日子:坑坑洼洼的地面、斑駁開裂的磚墻,潮濕陰冷的空氣,還有仿佛揮之不去的霉味。憶苦思甜之余,有人忍不住感慨道,果然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盡管早就不在這里居住,但是老陳依然時?;貋泶驋呶葑?、收拾物品,坐在門口的板凳上回憶習近平總書記跟鄉親們話家常的時刻。5年前的感動歷歷在目,現在的生活翻天覆地。
在村里的支持下,老屋成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活動基地,村里出產的茶葉、紅薯粉、梅干菜、香包、各種菌菇也在這里陳列銷售,“嘀嘀”的付款到賬聲不時傳來。老陳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上山采摘晾曬的這些山貨,能不出家門就賣到全國各地。
不僅如此,老屋附近的六安六區十四鄉蘇維埃政府舊址已被修繕,融入了大別山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的功能,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金寨民俗文化;旁邊的舊居被整體改造為“大灣老屋”民宿,既古樸雅致,又保留了大別山民居的獨特風格,頗受南來北往的游客青睞。
千百年來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大灣人民的山中河流,也因地制宜被打造成“大灣漂流”旅游項目,人氣異?;鸨?,攜程集團也慕名而來,在山腰上建起了裝配式的“度假農莊”。現代化的精品民宿與原生態的大灣,碰撞出山水文旅融合發展的耀眼火花。當地鄉親們就近就業,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紅色六安”讓“文化+旅游”相得益彰
大灣村地處金寨縣中南部,位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鬃嶺腳下,曾經是金寨縣71個重點貧困村之一。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大灣村視察,令當地干部群眾備受鼓舞。5年來,大灣村的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積極用好扶貧政策,依靠發展“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特色產業,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景村共建”的模式整村推進鄉村旅游開發建設,堅持“原生態”規劃建設,著力打造與村民共生共融的開放式景區,探索出一條具有大別山革命老區特色的旅游脫貧致富之路。
2020年,大灣村接待游客達35.8萬人次,入選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1年,大灣景區獲批國家3A級旅游景區,群眾真正吃上了“旅游飯”。
事實上,六安市不僅擁有優質的青山綠水,紅色資源也非常豐富,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275個(含329個點),其中包括國保單位3個、省保單位18個、市保單位30個、縣保單位199個、文物點25個,包括革命舊址、名人故居、烈士陵園(烈士墓)、戰役遺址遺跡以及其他革命紀念設施等。
經過多年努力,六安市依托紅色旅游資源建成一批A級旅游景區,建成1條國家級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六安—金寨—霍山),形成了3條全市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此外,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等9個紅色景區(景點)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金寨縣湯家匯紅色旅游小鎮等15個紅色景區(景點)列入省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紅色旅游已經成為帶動老區脫貧致富的重要引擎。
走在湯家匯紅色旅游小鎮的山路上,兩旁隨處可見文物保護遺址。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會議中心舊址,整齊的條凳訴說著當年開大會時的火熱情懷,紅軍用過的水壺、茶杯簡陋而質樸,彰顯著當年的點點滴滴。
據介紹,近年來,依托傳承“紅色基因”,六安市大力實施文化產業項目拉動戰略,不斷提高文化附加值。“十三五”期間,六安市納入安徽省重大文化產業投資計劃項目85個,悠然藍溪文化旅游景區入選文旅部文化產業項目,天堂寨旅游休閑集聚區、六安大觀街創意文化服務業集聚區等入選省級服務業(文化產業類)集聚區;建成海洋大世界、悠然南山、大別山風情谷、龍津溪地、虛谷溫泉等一批旅游景區(點)和接待設施,發展2000余家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文化+旅游”相得益彰,產業動能和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
“紅色”“綠色”聯動發展,帶動約10萬人脫貧
“十四五”期間,文旅高質量發展是安徽省的重要主題。安徽省委、省政府已明確,要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和時代特征的創新型文化強省。
圍繞“紅文化”、推動“綠旅游”,六安正在擘畫“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的新藍圖:積極推進舒城、金安、裕安等縣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大別山(六安)悠然南山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進天堂寨、佛子嶺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并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業態。
首批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六安市霍山縣,把旅游體驗打造成了“紅色文化+自然風光+溫泉康養的沉浸式體驗之旅”。
霍山縣境內的西鎮暴動委員會舊址坐落在漫水河鎮清水河畔,原為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千里躍進、將軍故里”的重要景點之一;“新中國第一壩——佛子嶺水庫大壩”位于佛子嶺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佛子嶺游船碼頭可以乘船游覽佛子湖,雄偉的佛子嶺大壩如“長龍臥波”矗立在萬山聳翠之間。上岸后可探訪淮河源頭上林苑景區,這里是湖中森林、山中綠肺、天然氧吧。沿著霍山縣開辟的大別山旅游快速通道繼續走,沿途經過宋家河古村茶站、白馬尖、銅鑼寨等景點。處處是景,宛如仙境。走累了,可以到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省級旅游小鎮——陡沙河溫泉小鎮休憩。到了晚上,可以入住大別山(太陽鄉)房車營地,這里打造了“車內是家、車外是景”的新興住宿業態,網紅星空房外形酷似“星外來客”,360°全景視野可以將浩瀚星空、青山綠野盡收眼底。
目前,六安市已形成農林采摘、民宿、研學、戶外等20多類2000多家鄉村旅游單位實體,培育了茶谷小站、畫廊人家以及大別山人家等知名品牌,為文化旅游促進鄉村振興事業吹響了“集結號”。
同時,六安市及各縣文旅部門堅持“紅色”“綠色”聯動發展,將革命舊址遺跡修繕、維護、利用與城市開發、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紅色旅游、鄉村振興發展和特色旅游小鎮培育。開發系列紅色旅游商品,用紅色資源吸引人,用綠色生態以及文化資源留住人,延長紅色產業鏈,形成紅色與其他資源聯動發展優勢,進一步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接待游客約2.3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約1800億元,其中,紅色及鄉村旅游游客占比超過60%,累計帶動約10萬人脫貧。
據介紹,六安市今后還將大力發展紅色文化體驗系列旅游產品,積極拓展紅色會展節慶、紅色修學研學等新業態旅游產品。統籌推進“紅色”“綠色”和“古色”等旅游產品聯動發展,加強區域內外合作,挖掘紅色歷史、非遺產品等資源,開發紅色文化作品,共同打造大別山精品文化線路,打響大別山旅游品牌。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六安將把握綠色振興發展機遇期,依托豐富的森林生態和紅色文化等資源優勢,銜接長三角特別是合肥等重點客源市場,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力爭將六安市打造成全國一流、長三角區域高品質的集紅色旅游、山水生態、健康養生、休閑運動、古色文化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目的地。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景區運營這7種商業模式就夠用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這是一個尋常的周末上午,也是陳澤申忙碌的開始。不少游客自駕前來,呼吸山中的新鮮空氣,買買山中的土特產品,感受革命老區厚重的紅色歷史,也看看鄉村振興的新景象。
而這一切變化,正是源于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的考察。老陳(陳澤申)家門口的墻上掛著一塊小牌子,牌子上寫道: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脫貧攻堅走訪戶陳澤申家。
5年時間,老陳生活已翻天覆地,而他并不是個例。
近年來,六安市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圍繞“一心一廊、一谷一帶、一嶺一庫”六大平臺,堅持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結合鄉村振興、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等戰略,連續實施加快旅游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讓文旅融合成為六安市全域鄉村振興、跨越式發展的新動能,蹚出了一條適合六安發展的道路。
據統計,六安市的紅色及鄉村旅游游客占比超過60%,已累計帶動約10萬人脫貧。老百姓們就近創業,吃上了“旅游飯”,不光走出了貧困,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家中迎客: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力量”
白墻、灰瓦、紅磚,這是再普通不過的農戶之家,如今承載著大灣村鄉村振興的夢想。來訪的游客在老屋里走一圈,可以感受到老陳曾經的苦日子:坑坑洼洼的地面、斑駁開裂的磚墻,潮濕陰冷的空氣,還有仿佛揮之不去的霉味。憶苦思甜之余,有人忍不住感慨道,果然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盡管早就不在這里居住,但是老陳依然時?;貋泶驋呶葑?、收拾物品,坐在門口的板凳上回憶習近平總書記跟鄉親們話家常的時刻。5年前的感動歷歷在目,現在的生活翻天覆地。
在村里的支持下,老屋成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活動基地,村里出產的茶葉、紅薯粉、梅干菜、香包、各種菌菇也在這里陳列銷售,“嘀嘀”的付款到賬聲不時傳來。老陳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上山采摘晾曬的這些山貨,能不出家門就賣到全國各地。
不僅如此,老屋附近的六安六區十四鄉蘇維埃政府舊址已被修繕,融入了大別山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的功能,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金寨民俗文化;旁邊的舊居被整體改造為“大灣老屋”民宿,既古樸雅致,又保留了大別山民居的獨特風格,頗受南來北往的游客青睞。
千百年來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大灣人民的山中河流,也因地制宜被打造成“大灣漂流”旅游項目,人氣異?;鸨?,攜程集團也慕名而來,在山腰上建起了裝配式的“度假農莊”。現代化的精品民宿與原生態的大灣,碰撞出山水文旅融合發展的耀眼火花。當地鄉親們就近就業,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紅色六安”讓“文化+旅游”相得益彰
大灣村地處金寨縣中南部,位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鬃嶺腳下,曾經是金寨縣71個重點貧困村之一。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大灣村視察,令當地干部群眾備受鼓舞。5年來,大灣村的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積極用好扶貧政策,依靠發展“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特色產業,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景村共建”的模式整村推進鄉村旅游開發建設,堅持“原生態”規劃建設,著力打造與村民共生共融的開放式景區,探索出一條具有大別山革命老區特色的旅游脫貧致富之路。
2020年,大灣村接待游客達35.8萬人次,入選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1年,大灣景區獲批國家3A級旅游景區,群眾真正吃上了“旅游飯”。
事實上,六安市不僅擁有優質的青山綠水,紅色資源也非常豐富,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275個(含329個點),其中包括國保單位3個、省保單位18個、市保單位30個、縣保單位199個、文物點25個,包括革命舊址、名人故居、烈士陵園(烈士墓)、戰役遺址遺跡以及其他革命紀念設施等。
經過多年努力,六安市依托紅色旅游資源建成一批A級旅游景區,建成1條國家級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六安—金寨—霍山),形成了3條全市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此外,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等9個紅色景區(景點)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金寨縣湯家匯紅色旅游小鎮等15個紅色景區(景點)列入省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紅色旅游已經成為帶動老區脫貧致富的重要引擎。
走在湯家匯紅色旅游小鎮的山路上,兩旁隨處可見文物保護遺址。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會議中心舊址,整齊的條凳訴說著當年開大會時的火熱情懷,紅軍用過的水壺、茶杯簡陋而質樸,彰顯著當年的點點滴滴。
據介紹,近年來,依托傳承“紅色基因”,六安市大力實施文化產業項目拉動戰略,不斷提高文化附加值。“十三五”期間,六安市納入安徽省重大文化產業投資計劃項目85個,悠然藍溪文化旅游景區入選文旅部文化產業項目,天堂寨旅游休閑集聚區、六安大觀街創意文化服務業集聚區等入選省級服務業(文化產業類)集聚區;建成海洋大世界、悠然南山、大別山風情谷、龍津溪地、虛谷溫泉等一批旅游景區(點)和接待設施,發展2000余家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文化+旅游”相得益彰,產業動能和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
“紅色”“綠色”聯動發展,帶動約10萬人脫貧
“十四五”期間,文旅高質量發展是安徽省的重要主題。安徽省委、省政府已明確,要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和時代特征的創新型文化強省。
圍繞“紅文化”、推動“綠旅游”,六安正在擘畫“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的新藍圖:積極推進舒城、金安、裕安等縣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大別山(六安)悠然南山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進天堂寨、佛子嶺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并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業態。
首批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六安市霍山縣,把旅游體驗打造成了“紅色文化+自然風光+溫泉康養的沉浸式體驗之旅”。
霍山縣境內的西鎮暴動委員會舊址坐落在漫水河鎮清水河畔,原為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千里躍進、將軍故里”的重要景點之一;“新中國第一壩——佛子嶺水庫大壩”位于佛子嶺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佛子嶺游船碼頭可以乘船游覽佛子湖,雄偉的佛子嶺大壩如“長龍臥波”矗立在萬山聳翠之間。上岸后可探訪淮河源頭上林苑景區,這里是湖中森林、山中綠肺、天然氧吧。沿著霍山縣開辟的大別山旅游快速通道繼續走,沿途經過宋家河古村茶站、白馬尖、銅鑼寨等景點。處處是景,宛如仙境。走累了,可以到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省級旅游小鎮——陡沙河溫泉小鎮休憩。到了晚上,可以入住大別山(太陽鄉)房車營地,這里打造了“車內是家、車外是景”的新興住宿業態,網紅星空房外形酷似“星外來客”,360°全景視野可以將浩瀚星空、青山綠野盡收眼底。
目前,六安市已形成農林采摘、民宿、研學、戶外等20多類2000多家鄉村旅游單位實體,培育了茶谷小站、畫廊人家以及大別山人家等知名品牌,為文化旅游促進鄉村振興事業吹響了“集結號”。
同時,六安市及各縣文旅部門堅持“紅色”“綠色”聯動發展,將革命舊址遺跡修繕、維護、利用與城市開發、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紅色旅游、鄉村振興發展和特色旅游小鎮培育。開發系列紅色旅游商品,用紅色資源吸引人,用綠色生態以及文化資源留住人,延長紅色產業鏈,形成紅色與其他資源聯動發展優勢,進一步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接待游客約2.3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約1800億元,其中,紅色及鄉村旅游游客占比超過60%,累計帶動約10萬人脫貧。
據介紹,六安市今后還將大力發展紅色文化體驗系列旅游產品,積極拓展紅色會展節慶、紅色修學研學等新業態旅游產品。統籌推進“紅色”“綠色”和“古色”等旅游產品聯動發展,加強區域內外合作,挖掘紅色歷史、非遺產品等資源,開發紅色文化作品,共同打造大別山精品文化線路,打響大別山旅游品牌。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六安將把握綠色振興發展機遇期,依托豐富的森林生態和紅色文化等資源優勢,銜接長三角特別是合肥等重點客源市場,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力爭將六安市打造成全國一流、長三角區域高品質的集紅色旅游、山水生態、健康養生、休閑運動、古色文化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目的地。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景區運營這7種商業模式就夠用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