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_鄉村振興政策有哪些?
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足以看出來我國對于如何解決“三農”問題是十分重視的。小編看到有很多人搜索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可見很多人還是對鄉村振興不是非常了解,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我們已經有10多年的旅游規劃經驗,對鄉村振興規劃頗有見地,而且對鄉村振興相關的支持政策也是非常熟悉的,所以今天小編梳理清楚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以及鄉村振興相關的主要政策,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并莊嚴地寫入了黨章,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當前,我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導向和農業農村短腿短板的問題導向作出的戰略安排。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源條件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顯著縮小城鄉差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鄉村振興戰略內容
1、鄉村產業振興。鄉村要發展,產業是關鍵。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解決農村問題的大前提。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服務鄉村經濟,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
2、鄉村人才振興。鄉村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吸引更多人才愿意來、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保障人才數量、結構和質量能夠滿足鄉村振興的需求。著力培養有才有能力的專業人士,成為鄉村振興建設的主力軍。
3、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貫穿于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正氣,積極構建文明社會風氣,使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
4、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良好的人居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走鄉村綠色發展道路,使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5、鄉村組織振興。鄉村基層組織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在三農領域各個方面起到積極引領帶頭作用。通過黨建引領、組織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相關的支持政策
(一)、鄉村振興產業方面的相關政策
1、2018年2月2日,農業農村部關于《2018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及中央1號文件精神,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質量年”活動,進一步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2、2018年1月11日,國農辦1號文件《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2019—2021年)》,鼓勵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強化和規范農業綜合開發對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扶持;
3、2017年8月23日,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4、2017年8月9日,農業農村部關于《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工程建設規劃(2017—2020年)》的通知。進一步加強種養結合、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以及啟動實施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工程等,引導農業生產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循環經濟轉變,促進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發展;
5、201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因勢利導,順應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調整工作重心,充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努力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二)、鄉村振興建設及土地方面的相關政策
1、2017年9月27日,農業農村部《關于促進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成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為廣大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提供場所和服務,全面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建設;
2、2018年3月3日,國家自然資源部下發《關于嚴格核定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增耕地的通知》,進一步規范新增耕地管理,落實歸口管理、統一核定,保證新增耕地數量真實、質量可靠;
3、2018年2月23日,國家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推動和構建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新格局,建立健全永久基本農田“劃、建、管、補、護”長效機制,切實落實土地特殊保護制度;

4、2005年10月28日,國務院關于《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建立健全省級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加強耕地保護工作,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制定考核指標建議;
5、2016年6月29日,農業農村部關于《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試行)》。鼓勵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帶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規范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建立健全交易運行規則,促進未建立流轉交易市場的地方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積極建立市場并完善相關規則,推動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保障交易雙方合法權益,推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農業規模化經營健康發展。
6、2019年1月20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鼓勵農戶自愿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社,通過“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使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
(三)、鄉村振興農產品安全、農業金融、農機補貼方面的相關政策
1、2018年2月5日,農業農村部關于《2018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及中央1號文件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質量年”活動,進一步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2、2018年3月9日,國家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發布《關于組織推薦金融支持旅游扶貧重點項目的通知》,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大力推進旅游扶貧工作;
3、2000年12月15日,財政部關于《農業綜合開發財務管理辦法》的通知,進一步規范農業綜合開發財務行為,著力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認真落實財政體制、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以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資金管理的相關政策;
4、2017年12月15日,財政部關于《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扶持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四)、鄉村振興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鄉村建設方面的相關政策
1、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關于《關于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保護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統籌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相關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建立激勵引導機制,加大對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和財政資金投入力度。
2、2017年9月27日,農業農村部《關于促進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大力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為廣大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提供場所和服務,全面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建設。
3、2017年5月24日,財政部《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切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有力推動農業現代化與城鄉一體化互促共進,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創新農業農村發展模式,逐步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目標。
4、2019年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扎實工作,進一步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的大好形勢,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力爭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