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存在的4個問題
近年來,各地在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工作開展時間短、任務重,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發展思路和主導產業選擇存在一定偏差,造成了低水平競爭程度高、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高、對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作用不明顯、園區建設考核和驗收標準脫離實際等問題。
1、主導產業同質化傾向嚴重,陷入低水平競爭陷阱
“十三五”期間,較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導產業的選擇都集中于果品產業和蔬菜產業,尤其集中于柑橘、獼猴桃、蘋果等品種上,促使同一區域內的農產品產業陷入“價格戰”的低水平競爭陷阱。比如,廣西、湖南、湖北、四川等柑橘主產區都將柑橘產業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主導產業,柑橘種植面積增加,價格卻不斷走低,砂糖橘甚至出現了“果賤傷農”“豐產不豐收”的現象。造成主導產業同質化嚴重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園區對主導產業的定位不明晰,本地特色資源挖掘不夠充分;二是農產品下游產業鏈開發程度不高,農產品附加值低,只能大打“薄利多銷”的價格戰。
2、配套措施不到位,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高
目前配套措施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土地規劃管理的滯后難以滿足園區一二三產業布局對土地的需求;二是園區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影響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的布局;三是人才引進力度不足,特別是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整個園區的管理水平難以有效提高。
3、對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作用不明顯
目前制約現代農業產業園有效發揮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農業特色產業的經濟發展潛能挖掘不夠充分,農業產業向高附加值領域的延伸程度不夠深入,難以提高園區農業產業的經濟價值;二是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發揮不夠充分,上下游之間的農業產業鏈條聯結不緊密,難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集群;三是產業園與周邊地區的現代農業產業和鄉村振興主導產業的發展缺乏緊密的聯系和有效銜接,未能以產業鏈條為紐帶,帶動周邊地區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的發展。
4、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考核和驗收的標準與實際存在較大差距
當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考核和驗收標準與實際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考核和驗收總產值標準設定過高,全國統一的總產值須達到30億元的標準對于中西部地區很多以糧棉油糖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來說很難達到。二是對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類型沒有明確的分類。三是關于產業園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考核指標與實際存在較大差距。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城鄉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實現鄉村振興?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