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健康旅游產品體系及類別
我們在度假區做康養旅居規劃中,一般稱之為“健養”。運動健養是在大健康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運動與醫學相結合發展起來的一類重要的康養產業,“體育”與“醫療”的融合,其本身是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在高山環境、鄉村環境下和湖泊、森林類景區環境下,借助于良好的自然生態、潔凈的空氣和水質,以及輔之以健康的、基于藥食同源之效的食品,尤其利于身體康復。做康養產業,我們真的不能遺忘了做運動。咱們看看山地健康旅游產品體系及類別。
產品體系
依據整體產品概念而形成的旅游產品三層次說,可將山地健康旅游產品體系分為三個圈層:核心產品——旅游的健康環境,有形產品——健康主題的專項旅游產品,延伸產品健康旅游服務要素。
據系統論原理,三圈層之間是密切相關的:第一圈層是基礎,旅游的健康環境氛圍是吸引旅游者前來山地追求健康的首位因素,是為第二、三圈層的載體,第一圈層環境營造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后續產品的開發和服務的提供;第二圈層是山地景區中產品建設的主要內容,體現著山地景區健康旅游產品的質量和豐富度,是第一圈層無形性環境的具體化呈現;第三圈層突出山地景區中提供給游客的健康旅游相關的附加服務和利益,對第一、二圈層起著補充作用。
1、三圈層式山地健康旅游產品體系
(1)核心產品——旅游的健康環境
核心產品通常是無形的,是滿足旅游者身心需要的效用性旅游產品,包括氣氛、過程、放松或便利等主觀因素,表現為山地健康旅游產品的第一層次。核心產品是基礎、是發揮山地健康旅游吸引功能的關鍵性因素。
據郭魯芳(2005)研究,健康旅游的最大功能是減輕人們的生活壓力,使人們有機會放慢生活節奏,享受生活樂趣,盡可能地接近自然并擁有一份安靜。
而保證這一減壓功能的發揮首位因素就是健康環境的營造,所謂旅游健康環境即能夠促使人們放松減壓的一種環境,其山岳景觀及建筑的外觀、色彩的協調以符合人們審美需求,其資源利用與旅游開發理念的健康性,山地中以綠色為主色調,輔以木質建筑、通透空間、花卉色等特征的元素,堅持生態、經濟、環境三效兼顧原則,從而提供一個使旅游者身心愉悅、自然舒適整體氛圍。
(2)有形產品——專項健康旅游產品
核心產品的無形性需要依托具體有形的山地健康旅游產品來予以表現,主要是專項健康旅游產品的開發。
在結合相關文獻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旅游產品提高和改善體旅游者健康過程中發揮效用的差異和人體健康程度的追求的不同,而將山地健康旅游產品分為康體健身、慢閑養心、保健療養三類。這種類型的劃分主要是從滿足“身體的不健康到身體的健康再到身體的體質強健和心里的不夠健康到健康再到自我實現的追求”兩個連續帶六個階段來進行考慮。
當然,旅游者的實際健康狀態并不能如此簡化成一分為二,身心的階段是可交錯,如身體不健康而心理的追求自我實現這一階段,因此相應的就有9種情況。山地健康旅游產品理應順應這一組成結構,也就是說某一產品可以滿足身體的也可以滿足心理的健康需求,但是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往往應有所側重。
(3)延伸產品——健康旅游服務要素
延伸產品所強調的是指服務于山地健康旅游發展的有形和無形的服務及利益。在山岳型景區發展健康旅游之時,其一是注重健康旅游發展的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健康性、安全性、便利性,如無障礙通道、心理疏導機構、健康管理合作機構、療養機構、健康科普基地、健康監測平臺、健康培訓機構等的設置;其二要做好健康旅游法規、政策的利用與推介,為健康旅游發展提供政策性保障,一方面有效的保護山地健康旅游資源,另一方面尤其注意山地的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環境的不穩定性,強調其健康旅游規劃開發的合理性;其三是提高景區所在地居民的健康旅游意識,為健康旅游服務奠定基礎。
2、產品類別
(1)康體健身
康體健身類山地健康旅游產品主要是指以山地空間環境為核心要素,輔以山地相關要素,尤其是自然觀光性和科普性資源開發戶外素質拓展、山地越野、登山、探險、野營體驗、山地科考與夏令營等健康旅游產品,其產品特點在于充滿動感、活力。
其市場群體首要集中在身體處于健康狀態的中年、青少年群體,其中部分身體健康但心理處于健康到不健康過渡階段的旅游者也適合這類旅游產品。這一類群體精力較為充沛,充滿挑戰心理和好奇心,并愿意并能夠參與較為劇烈性的運動。康體健身類的山地健康旅游產品的目的在于強健身心、鍛煉個體意志力和磨練自我人格、提高旅游者自信心。
(2)慢閑養心
慢閑養心山地類旅游產品側重于以山地的空間和森林、氣候等要素為重要支撐,強調環境的營造和靜態的養生型旅游活動,遵循以“靜”養生原則。如山地型景區的慢行綠道、森林浴、花卉浴、森林瑜伽、體操休閑、溫泉養顏度假及益智宗教養性祈福等慢養產品,再者依托空間環境的私密空間的野奢別墅度假旅游產品。
諸類產品主要適用于心理不夠健康到自我實現的過渡區,而對身體的健康與否不存在限制,適宜各類追求健康身心的群體需求,尤其是都市女性白領、部分商務人士及銀發群體。該類群體樂于享受慢的旅程和慢的心情、追求慢的休閑。慢閑養心的山地健康旅游產品旨在使旅游者學會慢下腳步、放下壓力、親近自然、細細品味,以達到靜心慢養、恢復精神、治愈心靈的效果。
(3)保健療養
此類旅游產品強調的是山地綜合環境及相關要素是否滿足療養的條件,尤其是其自然療養因子對追求健康為主的旅游者的機體治療與恢復的功效性。保健療養型旅游產品以康復療養和益壽為目的,該類產品主要是針對身心處在不健康狀態的主體,且以健康養老的老年群體和部分傷病群體為主要市場。因老年群體自身身體機能的衰退和傷病者免疫力的脆弱性,要求其需要更加優質的療養環境。
一般選址于低山氣候區,且針對不同的疾病和不健康所表現的問題可開發相應的山地健康旅游產品,依托山地的特殊氣候和特色中藥材、山野菜等具備健康功能性資源,可開發山地氣候療養、山谷療養、地形療法、膳食保健、中醫藥健康理療、藥浴、健康醫學學術交流等旅游產品。
山地健康旅游資源及產品形式多樣、內容各異,本研究所述的山地健康旅游資源的分類著眼于攝取眾多山地旅游資源的共性資源,因而存在概括性不足、針對性不夠等疏漏之處。實際的山地旅游資源考察中,還包括許多人文古跡、紅色歷史及流水飛瀑、溫泉山泉等資源等可對人體健康發揮一定作用。且不同角度、層次和范圍的山地健康旅游產品分類存在著差異,在后續的研究中需予以完善。
結合上述山地健康旅游資源及產品體系的分析,在其旅游開發時應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保證山地景區中景觀設計的健康性與協調性,健康的景觀設計需注意景觀的形象、景觀環境、景觀美觀度;
抓好健康旅游產品與市場的對接,根據市場群體的經濟能力高低、消費習慣偏好、地域差異,結合山地特性開發與之相適應的特色性健康旅游產品,并開展針對性營銷;
深入挖掘健康旅游資源及產品的多元價值,在深度分析各山地景區各類資源及特色基礎上,將健康性元素和功能融入產品;
強調健康旅游產品的創新設計和規劃,結合健康的表現形式和內容的差異化,山地型景區需依其山形特點、文化內涵設計主題性、特色化、新穎性的旅游產品、商品、線路。
此外,不同海拔的山地對健康旅游發展發揮著相異的功效,因此,在開發康體療養、養老保健等健康主題性旅游產品之時應注意區分,因地制宜的選擇性開發如高原地區開發針對銀發市場的養老保健旅游的科學性有待商榷、山地中的山谷、山間盆地不適于作為有支氣管炎、哮喘、肺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人的冬季療養地、在3000~5000m及5000以上的高山高原區不適宜作為皮膚病、肺炎、心悸等病癥的患者療養和康體旅游的發展。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鄉村振興下,鄉村信用治理策略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