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規劃,要構建多業態鄉村產業
不斷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拓展農業全產業鏈增值增效空間的客觀要求,對于推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等具有重要意義。
鄉村旅游中鄉村產業的單一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鄉村旅游理解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缺乏詳細的產業規劃。
鄉村旅游被片面的理解為“農家樂”、“鄉村游樂場”,對鄉村旅游理解的局限主要是缺乏科學性的指導、對鄉村產業的認識不足以及鄉村開發吸引力匱乏,同時帶來設施的使用周期短、阻礙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等問題。從鄉村旅游的發展來看,歸根結底是缺乏對鄉村產業的總體布局,對鄉村產業規劃缺乏細致性的劃分。
現如今鄉村的開發建設以工業型、農業型、休閑型為主題,開發的產品也過于單一,缺乏詳細性的產業規劃。在鄉村的發展策略上要依托于鄉村的上位規劃和本身資源優勢,進行深入研宄設計。鄉村旅游的產業發展,不僅要依托于當地農業生產,還要完善其第二和第三產業,引導發展多樣化的產業融合,實現構建多元化健康產業的目標。
從發展眼光看,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田園綜合體、農村電商、鄉村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是農村原產業鏈的延長,也是原價值鏈的擴量,既意味著對原產業的再造、細分與放大,也意味著要對原產業組織進行創新與升華。立足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使農業除傳統的產品功能、就業功能、市場功能等持續提升外,彰顯生態涵養、休閑體驗、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和生態、文化等多元價值,打開農業發展新空間,讓農業越來越成為有奔頭的產業。高度重視農民增收,在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中促進農業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大力培育現代農民,促進農民合作社和現代家庭農場發展,鼓勵多種人才到鄉村創業創新,讓農民越來越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持續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堅定不移走城鄉融合之路,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促進鄉村文化繁榮,使鄉村更加宜居宜業,讓農村越來越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從基層黨組織建設、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等多點發力、多措并舉,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增強發展動力。注重外學內引,增強立足本地特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的能力。加大金融對農村各類經營主體、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新型職業農民等的支持力度,更好滿足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各項需求。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鄉村旅游規劃,如何深度挖掘農業價值?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