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要做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振興要想使農村亮起來,就要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搞起來,包括農田建設、水利、防災等設施,咱們今天就具體看看鄉村振興有哪些基礎設施需要建立。
1、加強農田保護和使用控制
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落實補充耕地聯合驗收評估和“市縣審、省審、社會監督”機制,確保補充耕地數量均等、質量均等、產能不降低。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探索建立耕地利用控制機制,明確利用優先順序,加強動態監測,有序開展試點。增加廢棄耕地的利用。做好第三次全國土壤調查工作。
2、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年度任務,重點補齊土壤改良、農田排灌設施短板,全面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制定實施方案,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轉為高標準農田。加強黑土地保護和坡耕地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非法挖黑土、電捕蚯蚓等破壞土壤活動。加強干旱半干旱農田和紅黃壤農田生產力提高技術研究,繼續推動鹽堿地適應作物由主要控制向更多耐鹽堿植物選擇轉變,做好鹽堿地等耕地儲備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試點。
3、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扎實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國家水網骨干網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建設。實施一批中小水庫、引水調水工程和抗旱備用水源。加強田間渠系與灌區骨干工程銜接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支持重點地區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推進黃河流域農業深層水保護治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發展高效節水旱作農業。加強蓄滯洪區建設管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災害防治,加快實施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和中小水庫安全監測。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4、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研究開展新一輪農業氣候資源調查和農業氣候區劃。優化完善農業氣象觀測設施和網絡布局,分區域、分災害類型發布農業氣象災害信息。加強旱澇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和農業生產防災救災保障。完善基層動植物病蟲害監測預警網絡。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態化防控和重大人畜共患病源頭防控。加強重點地區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鄉村振興怎么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