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要搞好鄉村治理體系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實現鄉村振興,那么鄉村治理體系也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吧?
1、提高農村治理的有效性
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強化縣村級三級治理體系功能,壓實縣級責任,推動鄉鎮擴權賦能,夯實村級基礎。全面落實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到鄉鎮、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進村入戶、村干部定期進村入戶制度。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加強農村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務,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解、化解機制。完善以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為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推進農村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打擊農村賭博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犯農村婦女兒童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完善和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投訴即辦等切實有效的治理方式。深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組織創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職能和組織職能
突出以基層為中心的鮮明導向,強化縣級黨委促進鄉鎮和村莊發展的責任,深化推進黨的建設和鄉村振興。綜合培訓將提高鄉鎮領導領導領導鄉村振興的能力。派出并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加強派出單位對駐村幫扶。解決鄉村振興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繼續開展市縣兩級巡視,促進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與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加強對村干部的綜合管理和定期監督。分階段、分批次對農村黨員進行集中培訓。通過設置崗位、明確責任,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3、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繼續在農村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化農村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擴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支持農村自辦群眾文化活動。通過家庭輔導,注重家風建設。深入實施農業文化傳承保護工程,加強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為中國農民舉辦豐收節。推動地方因地制宜制定規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扎實開展專項措施,解決高價彩票、大型經營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推進農村殯葬習俗改革。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休閑農場規劃】親子農場為什么這么火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