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規劃挖掘特色有哪些?
如今,農村不再單純從事農業生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已經迅速興起,還具有重要的生態涵養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閑觀光功能和獨特的文化體驗功能。那么我們如何挖掘農業特色,如何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在發展多種農業功能中謀效益,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中謀效益已成為休閑農業健康發展的必答題。
隨著消費升級,人們進入農村不僅僅是為了觀光和就餐,還有體育休閑、健康養老、鄉村體驗等多樣化需求。鄉村休閑旅游正在加速向多元化、綜合化轉型。根據規劃,到2025年,鄉村休閑旅游業年接待游客將超過40億人次,營業收入將超過1.2萬億元。然而,目前中國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現狀還不符合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存在基礎設施相對滯后、文化內涵挖掘不足、產品類型多樣性不足、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面向未來,我們需要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向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跨越。
休閑農業規劃挖掘特色有哪些?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應該緊緊抓住“鄉村”這個詞。打好農村的“特色牌”,把更多的“第一次客”變成“回頭客”,是保持農村休閑旅游持久吸引力的前提。依托鄉村特色資源,發展民宿、鄉村旅游、鄉村美食、鄉村購物、鄉村娛樂等特色體驗項目,挖掘民族村落、古鎮、鄉土文化,發展具有歷史、區域、民族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此外,要根據不同的地點針對市場差異,細分目標市場,防止“千村一村”。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整合人才、資金、技術等產業要素,加強科學規劃,確保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主體是農民,惠農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當地農業主導產業發展休閑農業,不是簡單的一系列產業,關鍵是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要完善利益鏈,為農民提供更多就近就業機會,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通過促進就業、保障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讓農民合理分享整個產業鏈的增值利益。與此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不能涉及大規模的拆遷和建設。要因地制宜、審時度勢,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改善鄉村旅游景區的餐飲、住宿、停車等設施條件,帶動和促進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高,讓更多農民享受美麗鄉村,共享發展成果。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做好特色小鎮規劃,要重視這3點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