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戰略 助推旅游強國建設
發布日期:2019-06-18 點擊數:196
一、“三步走”戰略立意深遠,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階段”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體現
第一,“三步走”戰略與“兩個階段”發展戰略高度契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確定“兩個階段”發展戰略,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國家旅游局提出的“三步走”戰略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一脈相承,與“兩個階段”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是將旅游工作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服從和服務于“中國夢”偉大征程的行動計劃。提出到2040年,發展成為高度集約型世界旅游強國,是基于我國旅游業發展歷史條件和現實基礎,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超前謀劃、超前發展的體現,通過自加壓力、努力奮斗是能夠實現的。在此基礎上,再經過十年奮斗,旅游業主要指標位于世界前列,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貢獻旅游力量,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二,“515戰略”為新時代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515戰略”實施近3年來,系列政策措施持續釋放發展動力和活力,全國各地發展旅游的熱情空前高漲,旅游業態、旅游基礎設施、旅游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旅游工作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可以說,通過實施“515戰略”,我國旅游業初步具備了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一定基礎。
第三,全力以赴將“三步走”戰略落實在實際行動中。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從具體行動上抓落實。對于旅游系統而言,就是要深刻領會、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三步走”戰略,在各地旅游謀劃和具體實踐中,處處體現“三步走”戰略,做到在工作部署上“扣扣子”、在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在任務落實上“釘釘子”,以優異成績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旅游系統得到生動實踐。
二、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主動適應大眾旅游時代新要求,全力建設世界旅游強國
第一,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最大挑戰。我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需求井噴式增長,旅游規模不斷擴大,但質量和效益指標仍然靠后,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比如,我國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僅為19%,人均出游3.4次,萬人擁有鐵路里程僅為0.88公里,平均667萬人才擁有1個民用機場,平均344萬人才擁有1個通用機場,與發達存在很大差距;旅游產品結構不合理,世界級旅游品牌和目的地少;東西部旅游發展差距很大,盡管西部地區旅游增勢強勁,但基礎設施配套水平、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等仍然遠落后于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城鄉之間旅游發展不平衡尤為明顯。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旅游業發展也應補齊短板,主動適應大眾旅游時代新要求,著力解決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他們迫切需要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把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轉化成旅游發展優勢;搭建更多東部沿海城市與內地旅游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平臺,促進東部企業到中西部廣大地區投資、建設、發展,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是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根本途徑。全域旅游的提出,是對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全域旅游”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進入國家戰略體系。要在2040年邁入世界旅游強國行列,必須走全域旅游發展之路。要依托全域旅游,完善產業配套要素,提升整體服務水平,促進供需協調平衡;要依托全域旅游,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在旅游領域培育新增長點,構建旅游產業新體系;要依托全域旅游,推動區域特色化發展,促進景點景區內外協調,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要依托全域旅游,把資源和產品對接起來,把保護和發展統一起來,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要依托全域旅游,推動“旅游+”“+旅游”,實現旅游與一、二、三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滿足廣大游客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旅游休閑需求;要依托全域旅游,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種制約,凝聚發展合力,提升我國旅游業的國際地位。
上一篇:旅游小鎮規劃+案例模式分析!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第一,“三步走”戰略與“兩個階段”發展戰略高度契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確定“兩個階段”發展戰略,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國家旅游局提出的“三步走”戰略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一脈相承,與“兩個階段”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是將旅游工作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服從和服務于“中國夢”偉大征程的行動計劃。提出到2040年,發展成為高度集約型世界旅游強國,是基于我國旅游業發展歷史條件和現實基礎,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超前謀劃、超前發展的體現,通過自加壓力、努力奮斗是能夠實現的。在此基礎上,再經過十年奮斗,旅游業主要指標位于世界前列,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貢獻旅游力量,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二,“515戰略”為新時代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515戰略”實施近3年來,系列政策措施持續釋放發展動力和活力,全國各地發展旅游的熱情空前高漲,旅游業態、旅游基礎設施、旅游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旅游工作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可以說,通過實施“515戰略”,我國旅游業初步具備了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一定基礎。
第三,全力以赴將“三步走”戰略落實在實際行動中。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從具體行動上抓落實。對于旅游系統而言,就是要深刻領會、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三步走”戰略,在各地旅游謀劃和具體實踐中,處處體現“三步走”戰略,做到在工作部署上“扣扣子”、在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在任務落實上“釘釘子”,以優異成績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旅游系統得到生動實踐。
二、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主動適應大眾旅游時代新要求,全力建設世界旅游強國
第一,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最大挑戰。我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需求井噴式增長,旅游規模不斷擴大,但質量和效益指標仍然靠后,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比如,我國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僅為19%,人均出游3.4次,萬人擁有鐵路里程僅為0.88公里,平均667萬人才擁有1個民用機場,平均344萬人才擁有1個通用機場,與發達存在很大差距;旅游產品結構不合理,世界級旅游品牌和目的地少;東西部旅游發展差距很大,盡管西部地區旅游增勢強勁,但基礎設施配套水平、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等仍然遠落后于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城鄉之間旅游發展不平衡尤為明顯。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旅游業發展也應補齊短板,主動適應大眾旅游時代新要求,著力解決旅游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他們迫切需要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把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轉化成旅游發展優勢;搭建更多東部沿海城市與內地旅游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平臺,促進東部企業到中西部廣大地區投資、建設、發展,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是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根本途徑。全域旅游的提出,是對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全域旅游”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進入國家戰略體系。要在2040年邁入世界旅游強國行列,必須走全域旅游發展之路。要依托全域旅游,完善產業配套要素,提升整體服務水平,促進供需協調平衡;要依托全域旅游,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在旅游領域培育新增長點,構建旅游產業新體系;要依托全域旅游,推動區域特色化發展,促進景點景區內外協調,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要依托全域旅游,把資源和產品對接起來,把保護和發展統一起來,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要依托全域旅游,推動“旅游+”“+旅游”,實現旅游與一、二、三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滿足廣大游客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旅游休閑需求;要依托全域旅游,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種制約,凝聚發展合力,提升我國旅游業的國際地位。
上一篇:旅游小鎮規劃+案例模式分析!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