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鄉村旅游規劃,這4點建議值得參考
發布日期:2021-10-25 點擊數:79
開發鄉村旅游,為的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這是初心,很多開發投資商對鄉村并不是非常了解,開發鄉村旅游目的不是這個,那么勢必會被你的思想帶偏,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帶你了解做旅游規劃的4點建議。
1、正確認識鄉村旅游開發的現狀與前景
鄉村不僅是一個生產糧食的地方,還是一個離大自然最近,可以醫治現代工業文明創傷的地方,這正是鄉村旅游“熱浪滾滾”的原因所在。鄉村建設專家孫君因此認為“鄉村是未來中國的奢侈品。”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農村都適合發展鄉村旅游,武漢大學教授賀雪峰分析認為:
全國農村最多只有不足5%的農村具有賺取城市人“鄉愁”錢的可能。
哪些鄉村能夠成為上面講的5%?
資源稟賦好的鄉村,要么有名山大川等景觀資源,要么有稀缺性、唯一性的生態資源;
具有地理區位優勢的鄉村,比如位于都市圈環城休閑帶1-2小時車程內的鄉村。
如果不具備資源與區位方面的優勢,大部分鄉村的旅游業發展,很大可能都會虧錢。
2、堅持“把農村規劃得更像農村”的理念
農村普遍存在的單一性、城市化、千村一面的問題
過去十多年來,由政府主導的新農村建設的理念和模式一直是“建城市一樣的房子,過城里人一樣的生活”,這導致了新農村建設普遍存在“單一性、城市化、千村一面”等問題。進行鄉村旅游開發,就必須轉變這一理念,甚至要顛倒這一理念,堅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怎么樣的農村才像“農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便是。什么是鄉愁?就是老家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習近平總書記說,鄉愁就是你離開這個地方會想念這個地方。
“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首提者孫君對此有一套說法:“不靠路(建房)、不填塘、不劈山、不占田、不砍樹”;“讓垃圾不出村,讓污水不入河”;“樹上有鳥,河里有魚,地里有蟲”;“讓年輕人回來,讓鳥兒回來,讓民俗回來”;“不當旁人,不當閑人,不當懶人,爭取主人”。
最小的人為干預。最大的原鄉體驗
未來鄉村建設中,要堅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理念,堅持“最小的人為干預、最大的原鄉體驗”,依托村莊傳統,盡可能保留村莊原有肌理,不進行大拆大建。盡量采用當地的建造材料,充分挖掘村內的舊材料,通過新舊結合,廢物換新顏。保留和改造好老房子,賦予其新的生命。盡可能保留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筑,使之并存于一個村莊,增強村莊的歷史厚重感。
3、用“倒行逆施”的方法保住鄉村性
找一處古樸雅致、安寧愜意的鄉村小鎮來靜靜的享受“慢”生活……這是很多人放棄名勝古跡、海灘別墅,或者享譽國內外的名景,而選擇鄉村旅游的重要原因。
遺憾的是,現在很多鄉村發展旅游,動輒投資幾個億、十幾個億,卻是為了追求“高大上洋”,犯了方向性錯誤。而且模仿之風盛行,一個鄉村的旅游發展得好,大家都跟著學。如陜西袁家村通過打造小吃街發展鄉村旅游成功后,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復制袁家村,光陜西省就有幾十個,但是幾乎都沒有復制成功的。
“考察、學習、模仿”三板斧在其他行業行,在旅游行業不行,因為你的景區只有跟其他景區不一樣,才能把游客吸引過來。搞旅游是變量策劃,完全無例可循,每個鄉村旅游項目都必須是原創的。
打造高度原創作品,必須在項目的策劃、規劃和施工等各個環節,采取超越常規的、與眾不同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孫君一貫倡導的鄉建方法,筆者稱之為 “倒行逆施”的方法:去符號化、去標準化、去形式化、去設計化、去行政化、去園林化、去城市化……等等。只有這樣,建設出來的景區才會有“鄉”和“野”的感覺,才會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4、以誠懇的態度對待仿古建筑
農村傳統民居是農村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歷史文化、社會風俗與景觀審美價值,是鄉村旅游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由于傳統民居建筑越來越少,大量仿古建筑的出現就成為必然。
拒絕四不像的仿古建筑
在建設仿古建筑時,很多景區缺乏誠懇的態度,不進行認真考證,隨意拼揍、粗制濫造等現象隨處可見,最后搞成四不象、不倫不類,游客直呼“太假”,甚至產生了“不去會后悔,去了更后悔”的感覺。一些地方搞假麗江、假袁家村、假威尼斯、假泰晤士就更糟糕了。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怎么“旺”?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正確認識鄉村旅游開發的現狀與前景
鄉村不僅是一個生產糧食的地方,還是一個離大自然最近,可以醫治現代工業文明創傷的地方,這正是鄉村旅游“熱浪滾滾”的原因所在。鄉村建設專家孫君因此認為“鄉村是未來中國的奢侈品。”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農村都適合發展鄉村旅游,武漢大學教授賀雪峰分析認為:
全國農村最多只有不足5%的農村具有賺取城市人“鄉愁”錢的可能。
哪些鄉村能夠成為上面講的5%?
資源稟賦好的鄉村,要么有名山大川等景觀資源,要么有稀缺性、唯一性的生態資源;
具有地理區位優勢的鄉村,比如位于都市圈環城休閑帶1-2小時車程內的鄉村。
如果不具備資源與區位方面的優勢,大部分鄉村的旅游業發展,很大可能都會虧錢。
2、堅持“把農村規劃得更像農村”的理念
農村普遍存在的單一性、城市化、千村一面的問題
過去十多年來,由政府主導的新農村建設的理念和模式一直是“建城市一樣的房子,過城里人一樣的生活”,這導致了新農村建設普遍存在“單一性、城市化、千村一面”等問題。進行鄉村旅游開發,就必須轉變這一理念,甚至要顛倒這一理念,堅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怎么樣的農村才像“農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便是。什么是鄉愁?就是老家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習近平總書記說,鄉愁就是你離開這個地方會想念這個地方。
“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首提者孫君對此有一套說法:“不靠路(建房)、不填塘、不劈山、不占田、不砍樹”;“讓垃圾不出村,讓污水不入河”;“樹上有鳥,河里有魚,地里有蟲”;“讓年輕人回來,讓鳥兒回來,讓民俗回來”;“不當旁人,不當閑人,不當懶人,爭取主人”。
最小的人為干預。最大的原鄉體驗
未來鄉村建設中,要堅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理念,堅持“最小的人為干預、最大的原鄉體驗”,依托村莊傳統,盡可能保留村莊原有肌理,不進行大拆大建。盡量采用當地的建造材料,充分挖掘村內的舊材料,通過新舊結合,廢物換新顏。保留和改造好老房子,賦予其新的生命。盡可能保留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筑,使之并存于一個村莊,增強村莊的歷史厚重感。
3、用“倒行逆施”的方法保住鄉村性
找一處古樸雅致、安寧愜意的鄉村小鎮來靜靜的享受“慢”生活……這是很多人放棄名勝古跡、海灘別墅,或者享譽國內外的名景,而選擇鄉村旅游的重要原因。
遺憾的是,現在很多鄉村發展旅游,動輒投資幾個億、十幾個億,卻是為了追求“高大上洋”,犯了方向性錯誤。而且模仿之風盛行,一個鄉村的旅游發展得好,大家都跟著學。如陜西袁家村通過打造小吃街發展鄉村旅游成功后,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復制袁家村,光陜西省就有幾十個,但是幾乎都沒有復制成功的。
“考察、學習、模仿”三板斧在其他行業行,在旅游行業不行,因為你的景區只有跟其他景區不一樣,才能把游客吸引過來。搞旅游是變量策劃,完全無例可循,每個鄉村旅游項目都必須是原創的。
打造高度原創作品,必須在項目的策劃、規劃和施工等各個環節,采取超越常規的、與眾不同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孫君一貫倡導的鄉建方法,筆者稱之為 “倒行逆施”的方法:去符號化、去標準化、去形式化、去設計化、去行政化、去園林化、去城市化……等等。只有這樣,建設出來的景區才會有“鄉”和“野”的感覺,才會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4、以誠懇的態度對待仿古建筑
農村傳統民居是農村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歷史文化、社會風俗與景觀審美價值,是鄉村旅游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由于傳統民居建筑越來越少,大量仿古建筑的出現就成為必然。
拒絕四不像的仿古建筑
在建設仿古建筑時,很多景區缺乏誠懇的態度,不進行認真考證,隨意拼揍、粗制濫造等現象隨處可見,最后搞成四不象、不倫不類,游客直呼“太假”,甚至產生了“不去會后悔,去了更后悔”的感覺。一些地方搞假麗江、假袁家村、假威尼斯、假泰晤士就更糟糕了。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怎么“旺”?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